
n. 磁控電子管
磁控管(magnetron)是一種利用磁場和電場相互作用産生高頻電磁波的真空電子器件,其核心功能是将電能轉換為微波能。該器件最早由英國物理學家約翰·蘭德爾和亨利·布特于1940年發明,并成為二戰期間雷達系統的關鍵技術突破。
在結構上,磁控管由中心陰極、環繞的陽極諧振腔以及外部永磁體組成。工作時,陰極發射的電子在正交電磁場作用下做螺旋運動,通過與陽極諧振腔的相互作用激發高頻振蕩,最終通過天線輸出微波。這種獨特的空腔諧振設計使其在效率上顯著優于傳統射頻發生器。
現代磁控管主要應用于兩大領域:
美國電氣電子工程師協會(IEEE)的早期研究表明,多腔磁控管的功率效率可達70%以上,這一特性使其在航空航天通信領域持續發揮重要作用。隨着半導體技術的發展,磁控管正逐步與固态微波源結合,形成混合功率系統以滿足現代高精度雷達需求。
您可能想查詢的是“magnetron”(磁控管)。以下是詳細解釋:
詞義與發音
結構與工作原理
磁控管是一種二極管真空管,其核心結構包括中央陰極和圓柱形陽極。電子從陰極流向陽極時,通過交叉的磁場和電場控制電子流,從而産生高頻微波。
應用領域
補充說明
如需更專業的工程或物理定義,可參考電子工程類文獻或權威詞典。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