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肉糜卷;肉餡糕
It looks like an old meat loaf.
這就象一個老的肉面包。
Yes. I'd like the meat loaf.
是的,我要一份烤肉糕。
All right. Professor Bloom says it was Meat Loaf.
布魯姆教授說是肉塊樂隊。
Waiter: Specialty? Meat loaf with tomato sauce is good.
服務生:招牌菜?肉條加番茄醬還不錯。
You're all saying, there was a singer called Meat Loaf?
你們所有人都懷疑,“有這麼一個叫肉塊的歌手嗎。”
"meatloaf"(肉糕)是一種經典的美式家常菜肴,由碎肉、面包屑、雞蛋及調味料混合後烤制而成,通常呈現長條形面包狀。其名稱源于制作時将所有食材"揉捏成團(loaf)"的烹饪方式,最終形成緊實的肉制品結構。
從曆史發展來看,肉糕最早可追溯至古羅馬時期的碎肉料理《Apicius》食譜記載,現代版本則成型于19世紀德國移民帶入美國的"Falscher Hase"(假兔肉)菜肴,後經本土化改良成為美國經濟大蕭條時期補充蛋白質的重要家常菜。根據美國農業部營養數據庫顯示,标準牛肉肉糕每100克約含16.2克蛋白質,脂肪含量則因肉種選擇(常用牛肉、豬肉或混合肉)在15-22克間浮動。
在文化象征層面,該菜肴被《美國飲食文化史》列為"comfort food"代表,頻繁出現在家庭聚會和傳統餐館菜單中。2018年美國國家豬肉委員會調查數據顯示,約68%的美國家庭保持每月至少烹制一次肉糕的傳統。現代烹饪實踐中,主廚如Alton Brown建議采用"水浴法"烤制以保持肉質濕潤,而《Cook's Illustrated》雜志則推薦添加蘑菇碎提升鮮味層次。
“Meat loaf”是一個複合名詞,其含義及相關信息如下:
總結來說,該詞主要用于描述特定肉類料理,兼具實用性與文化屬性。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