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英語單詞大全

malleable cast iron是什麼意思,malleable cast iron的意思翻譯、用法、同義詞、例句

輸入單詞

常用詞典

  • [材] 可鍛鑄鐵;展性鑄鐵

  • 例句

  • Malleable cast iron.

    可鍛鑄鐵。

  • Heat resisting nodular malleable cast iron is a new kind of heat resistant cast iron.

    耐熱球墨可鍛鑄鐵是一種新型的耐熱鑄鐵。

  • Effect of inoculation treatment on the low temperature graphitization of malleable cast iron;

    對鑄态可鍛鑄鐵的材質、孕育處理及石墨化退火工藝進行了研究。

  • The influence of SG inoculant on graphitizing annealing of malleable cast iron was investigated.

    研究了SG變質劑對可鍛鑄鐵石墨化退火的影響。

  • Mobile jaw drip-forged with high quality carbon steel, inactivate treatment, malleable cast iron handle and drip.

    鉗口采用優質碳鋼鍛造,鈍化處理,可鍛鑄鐵柄柄部占塑!

  • 同義詞

  • |malleable iron;[材]可鍛鑄鐵;展性鑄鐵

  • 專業解析

    可鍛鑄鐵(Malleable Cast Iron) 是一種經過特殊熱處理(主要是退火)的鑄鐵材料。其名稱中的“可鍛”并非指它能像熟鐵一樣進行熱鍛加工,而是強調其經過處理後獲得了比普通鑄鐵(如灰鑄鐵)顯著提高的韌性和塑性,使其能夠承受一定程度的變形而不易斷裂。以下是其詳細解釋:

    1. 基本定義與成分:

      • 可鍛鑄鐵最初是以白口鑄鐵(White Cast Iron)為原料鑄件。白口鑄鐵的特點是碳主要以滲碳體(Fe₃C,一種硬而脆的化合物)形式存在,而非灰鑄鐵中的片狀石墨。這使得白口鑄鐵非常硬脆,幾乎無法進行機械加工或承受沖擊載荷。
      • 其化學成分通常嚴格控制,低碳(一般2.2%-2.9%)、低矽(0.9%-1.9%),并含有少量錳(通常小于1%),硫、磷含量也較低。這種成分有助于在鑄造時獲得完全的白口組織,避免片狀石墨析出。
    2. 關鍵特性 - “可鍛性”的來源:

      • 可鍛鑄鐵的核心價值在于其熱處理工藝——退火。将白口鑄鐵鑄件在高溫下(通常在900°C - 950°C)長時間保溫(數十小時),然後進行緩慢冷卻(有時分階段冷卻)。
      • 在這個漫長的退火過程中,硬脆的滲碳體(Fe₃C)發生分解,碳以石墨的形式析出。與灰鑄鐵的片狀石墨不同,可鍛鑄鐵中的石墨呈團聚狀(絮狀或球狀)。這種石墨形态對基體的割裂作用大大減小。
      • 結果就是,基體組織(通常是鐵素體或珠光體)的連續性得到改善,材料的韌性(沖擊韌性) 和塑性(伸長率) 顯著提高,同時仍保留了鑄鐵良好的鑄造性能、減震性和耐磨性。其抗拉強度通常在300 MPa 到 900 MPa 之間,伸長率可達2%至18%(遠高于灰鑄鐵的不足1%)。
    3. 主要類型:

      • 根據退火工藝和最終基體組織的不同,可鍛鑄鐵主要分為兩類:
        • 鐵素體可鍛鑄鐵(黑心可鍛鑄鐵): 退火後基體組織主要為鐵素體(含碳量極低的軟韌相),斷口心部呈暗黑色。這種類型具有最佳的韌性和塑性,但強度相對較低。常用于需要承受沖擊或振動的零件,如汽車底盤零件、管件、農具等。
        • 珠光體可鍛鑄鐵(白心可鍛鑄鐵): 退火後基體組織主要為珠光體(鐵素體和滲碳體的層片狀混合物),斷口呈白色或亮灰色。這種類型具有較高的強度和硬度,耐磨性較好,但韌性和塑性低于鐵素體可鍛鑄鐵。常用于需要較高強度和耐磨性的零件,如曲軸、連杆、齒輪、軋輥等。
    4. 應用領域:

      • 可鍛鑄鐵因其良好的綜合性能(鑄造性、強度、韌性、減震性、機加工性),廣泛應用于汽車、農機、建築五金、管道連接件、電力金具等領域。典型零件包括:汽車後橋殼、差速器殼、轉向節、管接頭、扳手、建築扣件、線路金具等。

    權威參考來源:

    網絡擴展資料

    可鍛鑄鐵(Malleable Cast Iron)是一種通過特殊工藝處理的鑄鐵材料,兼具鑄鐵的鑄造性能和鋼材的韌性。以下是詳細解釋:

    1. 定義與特性
      可鍛鑄鐵由白口鑄鐵經高溫石墨化退火制成,其内部碳元素以團絮狀石墨形式存在。相較于普通鑄鐵,它具有更高的強度、塑性和抗沖擊性,可部分替代碳鋼。例如,黑心可鍛鑄鐵的延伸率可達10%以上。

    2. 生産工藝
      生産過程分為兩步:

      • 澆注白口鑄鐵:嚴格控制鐵液成分(低碳、低矽),确保凝固後形成白口組織(無片狀石墨)。
      • 退火處理:在900°C左右長時間保溫,使滲碳體分解為團絮狀石墨,從而改善韌性。
    3. 分類與用途
      根據基體組織不同分為兩類:

      • 黑心可鍛鑄鐵:基體為鐵素體,韌性和塑性優異,適用于管道配件(如瑪鋼管件)、汽車零件等。
      • 珠光體可鍛鑄鐵:基體為珠光體,強度、硬度更高,常用于齒輪、連杆等耐磨部件。
    4. 别名與曆史
      該材料在中國俗稱“瑪鋼”或“馬鐵”,英文名稱為“malleable cast iron”,其中“malleable”強調其可塑性。

    總結來看,可鍛鑄鐵通過石墨形态的優化,平衡了鑄造便利性與機械性能,成為機械制造領域的重要材料。更多标準細節可參考提到的EN 1562國際規範。

    别人正在浏覽的英文單詞...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