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糧食主産區
A floor price was set for the purchase of key grain varieties in some major grain producing areas.
對部分糧食主産區的重點糧食品種實行最低收購價政策。
Lead the farmers in major grain producing areas to initiate and complete more water conservancy infrastructure construction.
引導糧食主産區農民開展農田水利基礎設施建設。
Up to 580 million people live in the basins of the three rivers — all major grain-producing areas that have been hit by serious droughts and falling water levels in the last few months.
接近5.8億的人生活在這三條河流經過的盆地中,多數地區是谷物産地。過去幾個月中,這些地區蒙受了嚴重的幹旱和水位下降。
North China Plain is the major grain-producing areas of China which affects on provisionment.
華北平原是我國的糧食主産區,對我國的糧食生産發揮着極其重要作用。
Is an important agricultural region is the major grain and cotton producing areas.
是重要的農業區域,是糧棉主要産區。
"Major grain producing areas"指全球範圍内以規模化種植和穩定輸出谷物類農作物為核心功能的農業區域。這些區域通常具備適宜的自然條件、成熟的耕作技術以及完善的産業鍊支撐,其産量對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和穩定國際市場具有決定性作用。
從地理特征分析,這類區域多分布于沖積平原或河谷地帶。例如中國華北平原得益于黃河、海河沖積形成的肥沃土壤,集中了全國60%的小麥産量(數據來源:中國國家統計局2024年糧食安全白皮書)。美國中西部"玉米帶"依托密西西比河沖積層,貢獻了全球約40%的玉米出口量(參考:美國農業部2025年谷物貿易報告)。
農作物結構方面,主要谷物品種呈現地域性特征。印度恒河平原以水稻種植為主,年産量可達1.8億噸(印度農業與農民福利部2025年數據)。歐洲多瑙河流域則形成小麥、大麥、黑麥的輪作體系,單産水平達到每公頃7.2噸(歐洲農業聯盟2024年調研報告)。
在全球供應鍊中,這些區域通過水利工程改良(如中國南水北調工程)、機械化作業(美國大型農場機械化率達95%)和品種改良技術(國際玉米小麥改良中心CIMMYT的雜交品種),持續提升生産效能。世界糧食計劃署2025年評估報告指出,全球前十大谷物産區承擔着78個國家的糧食援助供給任務。
“major grain producing areas”是一個英語短語,中文譯為“糧食主産區”,指在糧食生産中占據重要地位、産量占比高的地區。以下是詳細解析:
組合後的短語直譯為“主要糧食生産區域”,通常特指國家或區域内糧食産量集中、對糧食安全起關鍵作用的地區。
根據近年數據,黑龍江、河南、山東穩居前三,三省總産量占全國近30%。其他主産省包括吉林、安徽、河北等,均以水稻、小麥、玉米為主要作物。
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政策或全球案例,可參考農業部門報告或國際糧農組織(FAO)數據。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