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 [生态] 大生境,大生态環境
macrohabitat(宏觀生境)是指生物生存的大尺度地理環境或物理空間類型,它通常涵蓋廣闊的區域,并包含多種相關聯的微觀生境(microhabitat)。宏觀生境強調特定物種或群落所依賴的整體環境框架,其特征由氣候、地形、植被類型、土壤和水文等綜合因素決定。
尺度特征
宏觀生境描述的是景觀或區域級别的環境單元,例如一片完整的森林生态系統、一個湖泊流域或一片草原地帶。與之相對的“微觀生境”則指生物直接接觸的小範圍空間(如樹洞、岩石縫隙)。
生态功能
它提供物種生存所需的核心資源與條件,包括食物來源、庇護所、繁殖場所以及氣候緩沖。例如,候鳥依賴特定濕地作為遷徙途中的宏觀生境,以完成能量補給和種群維系。
生物多樣性關聯
宏觀生境的完整性直接影響區域生物多樣性。破碎化(如森林砍伐導緻的生境割裂)會破壞物種遷徙廊道,威脅生态平衡。保護宏觀生境是維持瀕危物種存續的關鍵策略。
權威參考來源:
https://www.unep.org/explore-topics/ecosystems-and-biodiversity/why-do-ecosystems-and-biodiversity-matter/glossary
https://www.worldwildlife.org/pages/conservation-science-glossary
單詞macrohabitat 是由前綴macro-(表示“大、宏觀”)和詞根habitat(栖息地)構成的複合詞。以下是詳細解釋:
詞根部分(habitat)
Habitat 指生物在自然中生存的特定環境,如森林、海洋等,強調物種的生存空間和生态條件。發音為英 [ˈhæbɪtæt],美 [ˈhæbɪˌtæt]。
前綴部分(macro-)
Macro- 表示“宏觀的、大規模的”,常用于科學術語,如macroeconomics(宏觀經濟學)、macro lens(微距鏡頭)。
複合詞 macrohabitat
指生物所處的大範圍栖息環境,通常用于生态學或地理學中,描述物種分布的廣泛區域(如整個森林、濕地等),與microhabitat(小生境,如一棵樹、一塊岩石)形成對比。
如需更全面的學術定義,可參考生态學領域文獻。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