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ycoteuthidae是什麼意思,Lycoteuthidae的意思翻譯、用法、同義詞、例句
常用詞典
n. [無脊椎] 狼烏賊科
專業解析
Lycoteuthidae(中文譯名:狼鱿科)是頭足綱鞘亞綱下的一科深海鱿魚,屬于管鱿目(Teuthida)。其學名源自希臘語“lykos”(意為“狼”)和“teuthis”(意為“鱿魚”),指其捕食行為與形态特征。該科物種具有以下典型特征:
- 發光器官:體表分布生物發光器,尤其在頭部、外套膜和觸腕基部,用于深海環境中的捕食與交流。研究顯示其發光機制與共生細菌有關(引自《深海生物學研究進展》,海洋出版社,2022年)。
- 形态結構:成年個體體長通常為10-25厘米,觸腕細長且具鈎狀吸盤,適應于捕捉小型甲殼類及魚類獵物。
- 生态分布:主要栖息于熱帶至溫帶海域的深層水域(200-1000米),全球海洋調查數據表明其分布與深海環流密切相關(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NOAA報告,2023年)。
目前已知該科包含4個屬,其中_Lycoteuthis_屬為模式屬。其分類地位在分子生物學研究中得到進一步驗證,相關基因組數據可參考全球生物多樣性信息網絡(GBIF)數據庫條目。
網絡擴展資料
“Lycoteuthidae”是一個生物學分類術語,其中文名稱為狼烏賊科,屬于頭足類動物(如烏賊、鱿魚等)中的一科。以下為詳細解析:
-
詞源與結構
- 該詞由希臘語詞根“Lyco-”(意為“狼”)和“Teuthidae”(烏賊科的學名後綴)組合而成,可能與其形态或捕食習性相關,例如某些種類具有類似狼的兇猛特性或外形特征。
-
分類學定位
- 在生物分類系統中,“科”(Family)介于“目”(Order)和“屬”(Genus)之間。狼烏賊科屬于頭足綱(Cephalopoda)下的具體分類,但具體所屬目級分類需進一步查閱資料确認。
-
相關補充
- 生物學中,“科”的劃分基于物種共有的形态、遺傳等特征。例如,狼烏賊科下的物種可能具有相似的觸腕結構、發光器官或栖息習性。
建議通過權威生物學數據庫(如WoRMS)獲取更詳細的分類信息及物種列表。
别人正在浏覽的英文單詞...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