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 禹餘糧,禹糧石
Limonitum(拉丁文學名)是礦物學中褐鐵礦的舊稱,指由多種含水氧化鐵礦物組成的混合物。該術語現多用于地質學曆史文獻,現代礦物分類中更常用"limonite"一詞。其主要特征和應用包括:
化學成分與結構
褐鐵礦主要由針鐵礦(α-FeOOH)和纖鐵礦(γ-FeOOH)構成,化學式可表示為FeO(OH)·nH₂O,通常含有20%-30%的結晶水。根據美國地質調查局(USGS)礦物數據庫,其實際成分常包含二氧化矽、黏土等雜質。
形成環境
常見于鐵礦床氧化帶,通過含鐵礦物(如黃鐵礦、磁鐵礦)在濕熱氣候下的次生氧化作用形成。英國自然曆史博物館礦物學部指出,這類風化過程在熱帶雨林和沼澤地帶尤為活躍。
工業應用
作為次要鐵礦石原料,褐鐵礦經煅燒可生産海綿鐵,在鋼鐵冶煉中作為補充材料。據《工業礦物》期刊研究,其粉末形态還被用作黃色顔料(赭石)、水處理吸附劑及土壤改良劑。
鑒别特征
呈現黃褐色至黑褐色條痕,硬度4-5.5,密度2.9-4.3 g/cm³。德國礦物學會鑒定标準特别強調其隱晶質結構和鐘乳狀、葡萄狀等典型膠體沉積形态。
USGS礦物資料頁:https://www.usgs.gov
英國自然曆史博物館礦物數據庫:https://www.nhm.ac.uk
《工業礦物》2022年專題報告:https://www.indmin.com
德國礦物學會技術手冊第7版:https://www.dmg-home.org
單詞limonitum 的詳細解釋如下:
基本定義
Limonitum 是拉丁語詞彙,對應英語中的limonite(褐鐵礦),指一種常見的鐵氧化物礦物,化學式通常表示為 $text{FeO(OH)}·ntext{H}_2text{O}$。它是鐵礦石的一種,顔色多為黃褐色至暗褐色,常見于沉積岩或風化礦床中。
發音與詞源
應用與關聯
注意事項
建議通過權威礦物學詞典或地質學文獻進一步了解其詳細特性。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