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ˈlɪlɪpʌt/
n. 小人國
I only want to help Lilliput!
我隻是想幫利力浦特。
That's the problem in Lilliput.
那就是利力浦特的問題。
There are set of stamps and Lilliput stamps.
這裡有套票和小版郵票。
Now I shall return to my adventures in Lilliput.
現在我再回來講我在利力浦特的經曆。
When the emperor of Lilliput heard this, he got angry again.
利國皇帝聽到這件事時,他又發怒了。
n.|toyland;小人國
Lilliput是英國作家喬納森·斯威夫特在1726年出版的諷刺小說《格列佛遊記》中虛構的小人國名稱。該詞源自拉丁語“lilliputianus”,意為“極小的”[1]。在小說中,Lilliput的居民身高僅約15厘米,他們通過微型化的社會制度影射了18世紀歐洲政治的荒誕性,例如用鞋跟高低劃分政黨、用雞蛋敲擊方式引發戰争等情節,暗諷當時英法兩國的宗教争端和殖民擴張[2]。
現代英語中,“Lilliput”衍生出形容詞“lilliputian”,用于形容事物微小或狹隘。例如《牛津英語詞典》将其定義為“微不足道的,狹小規模的”[3]。該詞也常用于科技領域,如《自然》雜志曾用“lilliputian devices”描述納米級微型機器人[4]。在文化領域,迪士尼1954年動畫《格列佛遊記》通過影視化呈現,進一步強化了Lilliput作為微型世界符號的認知[5]。
參考資料
《格列佛遊記》原著第三章節
劍橋大學文學評論《斯威夫特的諷刺藝術》
牛津英語詞典線上版
《自然》雜志2018年納米技術專題
迪士尼經典動畫檔案庫
“Lilliput”是英國作家喬納森·斯威夫特(Jonathan Swift)在1726年出版的小說《格列佛遊記》(Gulliver's Travels)中虛構的“小人國”名稱。其核心含義及衍生用法如下:
建議:若需引用該詞,需結合上下文明确其指代的是文學概念還是其他含義。文學分析中,可關聯斯威夫特對18世紀英國社會的諷刺意圖。
croonaccomplishmentscountenanceddeskmateeditorsequivokeghastlierheterotopicLtdMartianMororeindeerssigourneyWyomingbills of ladingbiological engineeringcerebral arteriosclerosisconverted wavecoordinated reformscream of tartarrefresh ratewell loggingandesitebacktracebucardiadikaryophasegeneretteinterfingeringlunulemanhand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