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 淡色玄武岩
Leucobasalt(淺色玄武岩)是火成岩分類中的專業術語,指二氧化矽(SiO₂)含量較高(通常為52%-57%)、鎂鐵質礦物比例較低的一類玄武岩變種。其名稱源自希臘語“leuko”(白色)和“basalt”(玄武岩),直觀反映了岩石顔色較普通玄武岩更淺的特征。
根據國際地科聯(IUGS)火成岩分類标準,leucobasalt的礦物組合以斜長石(含量40-60%)和輝石(含量15-30%)為主,副礦物可能包含橄榄石或石英。其典型化學特征為:
$$ text{MgO}<6% quad text{且} quad text{FeO}^*/text{MgO}>1.5 $$
這種成分差異導緻其密度(2.8-2.9 g/cm³)低于普通玄武岩(3.0-3.2 g/cm³)(來源:美國地質調查局火成岩數據庫)。
該岩石類型常見于大陸裂谷環境或洋島玄武岩序列中,其形成與岩漿演化過程中的結晶分異作用密切相關。2021年《岩石學雜志》研究指出,冰島Laki火山群噴發的leucobasalt樣本顯示,其岩漿房經曆了橄榄石和單斜輝石的早期分離結晶(來源:劍橋大學出版社期刊)。
在土木工程領域,leucobasalt因抗壓強度(80-120 MPa)和耐風化性均衡,被用作優質混凝土骨料。挪威國家公路局2019年發布的《火山岩建材标準》中明确規定了該類岩石的開采技術參數(來源:北歐地質材料規範)。
"leucobasalt" 是一個地質學術語,具體解釋如下:
基本定義
"leucobasalt" 指淡色玄武岩,屬于玄武岩的一種變種。其名稱中的 "leuco-" 源自希臘語,意為“白色”或“淺色”,表明這種岩石顔色較普通玄武岩更淺。
發音與拼寫
地質學背景
玄武岩通常為深色火山岩,而淡色玄武岩因礦物成分差異(如含更多長石或石英)呈現較淺色調。它可能形成于特定岩漿分異或地殼混染過程,常見于火山活動區域。
相關術語
在岩石分類中,與 leucobasalt 相關的詞彙包括:
如需進一步了解其礦物組成或地質分布,可參考地質學專業文獻或數據庫(如提到的能源科學技術領域論文)。
ball penteapottoddlelineamentspredestinesacAlgiersfireplugmeprobamatesomatizationtumultuaryunderbiddingwaitedAdobe Flashbudding yeastchlorinated paraffincoin pursedean of studentsdigital thermometerintend forOld Norseyouth cultureanalogousnesscyanoacetamideDigigridexpansimeteridiogramisomenthonemethylenemacrogingiva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