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ˌletər əv ˈkredɪt/
n. (銀行發行的)[金融] 信用證
The project is being backed by a letter of credit from Lasalle Bank.
這個項目有拉薩爾銀行的信用狀支持。
Such letter of credit shall be nonassignable.
該信用證不可轉讓。
The bank has made out an irrevocable letter of credit.
銀行開出了不可撤銷的信用證[狀]。
We pay by letter of credit.
我們用信用證付款。
Please open letter of credit in good time.
請及時開出信用證。
n.|credit note;(銀行發行的)[金融]信用證
信用證(Letter of Credit, L/C)是國際貿易中銀行根據買方(開證申請人)的請求和指示,向賣方(受益人)開立的、承諾在符合信用證條款的條件下支付确定金額的書面保證文件。其核心作用是通過銀行信用替代商業信用,降低買賣雙方的交易風險。以下是詳細解釋:
銀行信用擔保
開證行以自身信用向賣方承諾:隻要賣方提交符合信用證條款的單據(如提單、發票、裝箱單等),銀行即承擔付款責任。這解決了買賣雙方互不信任的問題,尤其適用于跨國交易。
單據交易原則
信用證交易是“單據買賣”,銀行僅審核單據表面是否與信用證條款一緻,不涉及貨物實際狀況或合同履行情況(依據國際商會《跟單信用證統一慣例》UCP600)。
國際商會(ICC)
《跟單信用證統一慣例》(UCP600)是信用證業務的全球标準規則,詳細規定了操作規範與銀行責任。
→ 來源:國際商會官網 UCP600 條文
中國人民銀行
發布《國内信用證結算辦法》,規範中國境内信用證業務。
→ 來源:中國人民銀行公告〔2016〕第10號
國際貿易實務指南
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CCPIT)提供信用證操作案例與風險提示。
→ 來源:CCPIT 信用證專題
案例:中國出口商A向美國進口商B銷售貨物。
- B向美國花旗銀行申請開立信用證;
- 花旗銀行通知中國銀行轉交A;
- A發貨後向中國銀行提交提單、發票等單據;
- 中國銀行審核單據後付款給A,再将單據寄交花旗銀行;
- B向花旗銀行付款贖單提貨。
風險規避:若B破産,花旗銀行仍須對A付款;若A未發貨,B可憑單據不符拒付。
通過銀行信用的介入,信用證顯著降低了國際貿易中的交付風險和支付風險,成為全球貿易的基石工具之一。
信用證(Letter of Credit, L/C) 是國際貿易中銀行作為信用中介提供的付款保障工具,具體解釋如下:
信用證是銀行(開證行)根據買方(申請人)的請求,向賣方(受益人)開立的書面承諾文件,保證在賣方提交符合信用證條款的單據後,銀行将履行付款責任。其核心作用是平衡買賣雙方的信任風險,确保出口方收款安全,進口方憑單提貨。
參與方
單據要求
信用證明确規定需提交的單據(如提單、發票、質檢證明等),隻有"單證相符"才能獲得付款。
付款條件
分為即期付款(交單即付)和遠期付款(約定未來日期支付)兩種方式。
如中的例句:"Since you insist, I must amend the letter of credit."(既然你堅持,我必須修改信用證),體現了信用證條款的可協商性。
如需了解信用證具體類型(如可撤銷/不可撤銷、保兌信用證等),可參考國際貿易專業資料。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