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prosary是什麼意思,leprosary的意思翻譯、用法、同義詞、例句
常用詞典
n. 麻風病院
專業解析
leprosary(也作leprosarium)是一個曆史性術語,指專門為隔離、照料和治療麻風病患者而設立的機構或居所。其核心含義與功能如下:
-
定義與功能:
- 它本質上是一種隔離醫院或殖民地,主要用于收容和管理麻風病(Hansen's disease)患者。在麻風病缺乏有效治療手段且具有高度傳染性和社會污名化的曆史時期,leprosary 的主要目的是将患者與健康人群隔離開來,以防止疾病傳播,同時也為患者提供基本的庇護和護理。其運作模式類似于療養院或慢性病醫院,但帶有強制隔離的性質 。
-
詞源:
- 該詞直接源于“麻風病”(leprosy)。其詞根可追溯至:
- 希臘語
lepra
(λεπρᾱ),意為“鱗屑病”,源自 lepos
(λεπος),意為“鱗片”。
- 拉丁語
leprosus
,意為“患麻風病的”。
- 後綴
-ary
或 -arium
表示“與...有關的地方”或“用于...的場所”。因此,“leprosary/leprosarium”的字面意思就是“與麻風病有關的地方”或“麻風病人居住的場所” 。
-
曆史背景與社會意義:
- Leprosaria 在中世紀歐洲(約12-13世紀)尤為普遍,通常由教會(如修道院)或慈善機構建立和管理。它們往往位于偏遠地區或城市邊緣。除了提供醫療隔離(盡管當時治療手段有限),這些機構也承載着宗教關懷和社會救濟的功能。然而,強制隔離也反映了當時社會對麻風病的極度恐懼和歧視,患者常被強制送入并與社會永久隔離 。
- 隨着麻風病在歐洲的消退(原因複雜,包括隔離、其他疾病影響、可能的病原體變化等)以及社會結構的變化,許多中世紀的 leprosaria 逐漸被廢棄或轉作他用 。
-
現代演變:
- 在現代醫學背景下,隨着對麻風病認識的深入(由麻風分枝杆菌引起)和有效抗生素治療的出現(自20世紀40年代起),麻風病已成為一種可治愈的疾病,傳染性也遠低于曆史認知。
- 因此,“leprosary”或“leprosarium”作為機構名稱已基本不再使用,因其帶有強烈的曆史污名化和強制隔離色彩。現代用于治療和管理麻風病患者的設施通常稱為醫院、診所、健康中心或康複村,強調治療、康複和重新融入社會,而非單純的隔離 。現代管理策略更側重于在社區内進行早期診斷和門診治療。
參考資料來源:
網絡擴展資料
“Leprosary”是一個英語詞彙,具體解釋如下:
1. 基本定義
- 含義:指專門收治麻風病患者的醫療機構,即“麻風病院”。這類機構曆史上用于隔離和治療麻風病人,以防止疾病傳播。
2. 發音
- 英式音标:/lɪp'rəʊzərɪ/
- 美式音标:/lɪp'roʊzərɪ/。
3. 詞源與演變
- 該詞源自法語,最早可追溯至1869年。與之相關的詞彙還有leprosarium(1846年出現),兩者均指麻風病治療場所。
- 詞根與“leprosy”(麻風病)相關,後者源于希臘語“lepra”(鱗屑病),後演變為特指麻風病。
4. 相關詞彙
- Leprosy:麻風病,一種慢性傳染病。
- Leprophobia:對麻風病的病态恐懼。
5. 使用背景
- 現代醫學中,麻風病已可通過抗生素有效控制,因此“leprosary”更多用于曆史或文學語境,描述過去的醫療隔離措施。
若需進一步了解詞源細節或例句,可參考詞典網站(如海詞詞典)。
别人正在浏覽的英文單詞...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