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鉀鹽
"leopoldite"是一個礦物學術語,其含義和相關信息可歸納如下:
基本定義
leopoldite指鉀鹽(potassium chloride),化學式為KCl,屬于天然形成的鹵化物礦物。該名稱主要用于礦物學領域,可能與19世紀比利時國王利奧波德二世(Leopold II)相關,但具體詞源未明确記載。
發音與拼寫
英語發音為/liːˈoʊpɒldaɪt/(美式)或/liːəʊˈpɒldaɪt/(英式),拼寫變體較少見。
相關背景
鉀鹽在現代礦物學中更常用"sylvite"(鉀石鹽)一詞,leopoldite這一名稱已逐漸被替代。其用途包括農業肥料、工業原料等,常與岩鹽共生。
注意:由于搜索結果權威性較低,建議通過地質學專業文獻或礦物數據庫(如Mindat.org)進一步驗證該術語的現代使用情況。
詞性: 名詞
發音: [ˈliːəpəldaɪt]
定義: Leopoldite 是一種含銅的硫酸鹽礦物,其化學式為 Cu_18Fe_2(SO_4)_4(SiO_3)_12·6H_2O。
用法: Leopoldite 是一個專業術語,通常在礦物學或地質學的領域使用。
解釋: Leopoldite 是一種含銅的硫酸鹽礦物,最早由奧地利礦物學家 Franz Leopold von Pezold 在 1845 年于該國的一個礦山中發現。它的顔色通常為深綠色,呈條狀或粒狀結構,獨特的晶體形态使其在外觀上與其他礦物有所區别。它通常在銅礦床中形成,是重要的銅礦礦物之一。
例句:
近義詞: 無
反義詞: 無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