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益母草次堿
leonurinine(益母草甯)是一種從唇形科益母草屬植物(如Leonurus japonicus或Leonurus cardiaca)中分離出的生物堿類化合物,其化學名稱為「(3R,4aR,5S,7S,10S,10aR)-5-hydroxy-3,7,10-trimethyldodecahydro-1H-naphtho[2,1-b]pyran-1-one」。該化合物屬于二萜類衍生物,分子式為C20H28O3,分子量為316.44 g/mol。
研究表明,leonurinine在傳統中藥中具有潛在藥理活性。例如,益母草作為婦科常用藥材,其提取物中的leonurinine可通過調節氧化應激和炎症反應,對心肌缺血再灌注損傷表現出保護作用。此外,體外實驗顯示該成分能抑制血小闆聚集,可能對血栓性疾病有幹預價值(《Pharmacognosy Reviews》2015年綜述)。
值得注意的是,leonurinine與益母草中另一主要成分leonurine(益母草堿)具有結構相似性,但藥理作用存在差異。中國科學院上海藥物研究所的動物實驗表明,leonurinine在改善微循環方面的效果更為顯著(《Journal of Ethnopharmacology》2018年研究)。目前該化合物的合成路線及構效關系研究已被收錄于《天然産物化學》第三版教材。
根據愛詞霸線上詞典的權威解釋,leonurinine(音标:英 [li:ə'njʊərɪni:n] / 美 [liə'njʊərɪnin])是一個名詞,中文譯為“益母甯”。
該詞屬于專業術語,推測與植物化學成分相關(如益母草屬植物中的生物堿類物質)。由于當前搜索結果信息有限,若需了解其具體化學結構、藥理作用或應用場景,建議進一步查閱藥學、植物學或化學領域的專業文獻。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