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muridae是什麼意思,Lemuridae的意思翻譯、用法、同義詞、例句
常用詞典
n. (脊椎)狐猴科
專業解析
Lemuridae(狐猴科)是哺乳綱靈長目下的一個科,主要包含分布于馬達加斯加及附近島嶼的狐猴類動物。這類動物具有獨特的進化特征,是研究靈長類演化的重要對象。
分類學與形态特征
狐猴科的物種在分類學上屬于原猴亞目,與懶猴科、指猴科等同屬較原始的靈長類分支。其典型特征包括:
- 中等體型:體長30-50厘米,尾長與身體等長或更長,例如環尾狐猴(Lemur catta)的尾部具有黑白環紋。
- 感覺器官特化:大眼睛適應夜間活動(部分物種為晝行性),嗅覺發達,通過氣味腺标記領地。
- 齒列特征:下門齒和犬齒呈梳狀結構,用于理毛和攝食。
生态分布與行為
狐猴科動物是馬達加斯加的特有物種,栖息于熱帶雨林、幹燥林等多種環境。其生态行為呈現多樣性:
- 食性:以水果、樹葉為主食,部分種類(如冠美狐猴Eulemur coronatus)會補充昆蟲等動物蛋白。
- 社會結構:群體規模從2-30隻不等,存在嚴格的等級制度,雌性在多個物種中占據主導地位。
保護現狀與威脅
根據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評估,狐猴科中75%的物種被列為瀕危或極危,主要威脅包括森林砍伐和非法寵物貿易。例如,黑狐猴(Eulemur macaco)的栖息地在過去40年縮減了80%。
參考資料
- 世界自然基金會(WWF):狐猴生态保護報告
- 史密森學會:《靈長類動物行為學》(Primate Behavioral Ecology)
- IUCN紅色名錄:狐猴科物種評估
網絡擴展資料
“Lemuridae”是生物學分類中的專業術語,具體含義和相關信息如下:
1.基本詞義與分類
- 中文譯名:狐猴科。
- 分類地位:屬于靈長目(Primates)原猴亞目(Prosimii)下的一個科。部分分類系統将其歸入狐猴亞目(Lemuroidea),與懶猴科(Lorisidae)、大狐猴科(Indriidae)等并列。
2.形态特征
- 體型:成員體型差異顯著,體長13-60厘米,體重60-3000克。
- 外貌:尾長多超過體長且毛發濃密,呈掃帚狀;眼睛大,吻部延長(部分大型種類類似狐嘴),毛發顔色鮮明。
- 生理結構:後肢長于前肢,趾具扁指甲,牙齒36顆,無上門齒。
3.生态與行為
- 栖息地:分布于熱帶雨林、幹燥森林、灌叢,甚至竹林和山地。
- 食性:雜食性,以果實、樹葉、昆蟲為主,偶食小鳥。
- 活動模式:部分種類晝行,部分夜行;獨居或家庭群居,有短暫休眠習性(3天至數周)。
4.分類學争議
- 不同分類系統對“Lemuridae”的歸屬存在差異。例如,部分研究将狐猴亞目(Lemuroidea)作為原猴亞目的替代分類單元,包含狐猴科、懶猴科等。
建議
若需更權威的分類信息或物種列表,可參考最新版《世界哺乳動物物種》或IUCN數據庫。
别人正在浏覽的英文單詞...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