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mellasome是什麼意思,lamellasome的意思翻譯、用法、同義詞、例句
常用詞典
n. 片層體
專業解析
Lamellasome(片層體)是藍藻(藍細菌)中一種特殊的内膜結構,其功能與真核生物葉綠體中的類囊體類似,但具有獨特的結構和環境響應特性。以下是關于lamellasome的詳細解釋:
一、定義與基本結構
Lamellasome是由多層扁平膜囊(片層)堆疊形成的細胞器,存在于藍藻細胞質中。這些膜囊平行排列,富含光合色素(如葉綠素a、藻膽蛋白)和光合作用相關蛋白複合體。其名稱源自拉丁語“lamella”(意為小薄片),形象描述了其層狀結構特征。藍藻作為原核生物,缺乏真正的細胞器,lamellasome是其進行光合作用的關鍵場所,可視為原核生物中“類囊體的類似物”。
二、核心功能
- 光合作用中心
Lamellasome膜上嵌有光系統II(PSII)和光系統I(PSI),負責光能捕獲、電子傳遞和ATP合成。其多層結構擴大了膜表面積,顯著提升光吸收效率,尤其在弱光環境中增強藍藻生存能力。
- 環境適應機制
在強光或氧化脅迫下,lamellasome可通過動态重組(如膜層折疊或解聚)調節光能分配,避免光損傷。例如,高光條件下部分膜層會解離以減少色素過度暴露,這一過程由特定伴侶蛋白調控。
三、分子組成與調控
- 蛋白複合體:包含D1/D2反應中心蛋白(PSII)、PsaA/PsaB(PSI)、細胞色素b₆f複合體及ATP合酶,形成完整的光合鍊。
- 色素系統:藻膽體通過連接蛋白錨定在膜表面,将捕獲的光能傳遞至反應中心。
- 調節因子:類胡蘿蔔素(如玉米黃質)參與光保護;小分子信號蛋白(如Orange Carotenoid Protein, OCP)在藍光誘導下激活,耗散多餘能量。
四、生物學意義
Lamellasome的發現揭示了原核生物高效光合作用的進化策略。其結構與功能的可塑性為研究光合系統響應環境變化的機制提供了模型,同時啟發人工光合系統的設計。此外,藍藻lamellasome在生物地球化學循環(如碳固定)中扮演關鍵角色,影響全球初級生産力。
參考文獻
- ScienceDirect: Cyanobacterial Cell Structure
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B9780123943132000015
- Journal of Bacteriology: "Dynamic Remodeling of Lamellasome in Response to Light Stress"
https://journals.asm.org/doi/10.1128/JB.00345-20
- NCBI: "Proteomic Analysis of Lamellasome-Associated Proteins in Synechocystis sp. PCC6803"
https://www.ncbi.nlm.nih.gov/pmc/articles/PMC7356731/
網絡擴展資料
"lamellasome" 是生物學領域的專業術語,其含義和用法可通過以下三個維度解析:
-
定義與詞源
- 該詞由 lamella(薄層/片狀結構)和 -some(表示"體"或"結構體"的後綴)組成,字面意為"由薄層組成的結構體"。
- 标準翻譯為"片層體"或"層片體"(),特指生物細胞中由多層膜狀結構堆疊形成的特殊亞細胞器,常見于植物細胞或某些微生物中。
-
應用領域
- 植物學:在葉綠體中指類囊體膜形成的片層堆疊結構,參與光合作用的光反應階段()。
- 微生物學:某些藍藻或細菌中存在的膜系統,如提到的類似變形蟲運動的薄膜結構()。
-
相關概念辨析
- 與基礎詞 lamella(單數形式)的區别:後者泛指任何薄層狀結構,如魚類的鰓片、骨闆層等(),而 lamellasome 強調由多層lamella構成的複合功能單位。
該術語屬于高度專業化詞彙,主要出現在學術文獻中。如需具體案例或結構示意圖,建議查閱細胞生物學教材或相關研究論文。
别人正在浏覽的英文單詞...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