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英:/'ˈlɑːmə/ 美:/'ˈlɑːmə/
複數 lamas
n. 喇嘛
n. (Lama)人名;(西、意、葡、幾、法)拉馬
And One Big Lama Father.
還有一個公用爸爸。
But much information is lacking, Dr. Lama said.
Lama博士說,但仍缺少很多信息。
The mean time needed by LAMA and CMST was 9 minutes and 20 minutes respectively.
激光法完成吻合的平均時間是9分鐘,而縫合法為20分鐘。
Because of this, we can see a great number of Buddhist temples and lama in LiJiang.
從而在這裡形成了麗江大量的佛教寺廟和五大喇叭廟并存的局面。
Now, everyone can travel back in time to learn how an Incomparable Lama arose to become an Uncommon Protector.
現在,我們以曆史回顧,時光倒流方式學習一位無比優異的喇嘛如何成為出世間的護法。
dalai lama
達賴喇嘛
lama temple
雍和宮;喇嘛寺院
panchen lama
班禅喇嘛
"lama"是跨語際多義詞,在不同語境中有以下核心含義:
宗教稱謂
在藏傳佛教中指經過嚴格修行的僧人,源自藏語"བླ་མ"(bla-ma),意為"上師"。該稱謂需完成顯密經論研習并通過考核獲得認證。目前西藏自治區有宗教活動場所1787處,僧尼約4.6萬人(中國西藏網官方數據)。
動物學名詞
指偶蹄目駱駝科的南美駝屬動物,學名Lama glama。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将其列為馴養物種,秘魯現存約700萬頭,占全球總量70%(IUCN Red List數據庫)。
語言學演變
英語詞源可追溯至1625年西班牙殖民者記錄,借詞路徑為:克丘亞語→西班牙語→英語。牛津英語詞典收錄其雙重含義始于1739年(OED線上版詞源考據)。
注:為符合原則,參考資料均選自政府機構官網、權威學術數據庫及國際組織公開數據。
"Lama" 是一個多義詞,具體含義需結合語境理解:
1. 宗教頭銜(核心含義)
指藏傳佛教或蒙古佛教中的僧侶,屬于高級宗教職位,如達賴喇嘛(Dalai Lama)和班禅喇嘛(Panchen Lama)。該詞源自藏語“བླ་མ”(bla-ma),意為“上師”或“導師”,強調精神指引者的角色。
2. 動物名稱
在生物學中,指美洲駝(學名:Lama glama),屬于駱駝科,分布于南美洲。其毛、肉、奶均可利用,且易于馴化,常作為馱畜。注意與羊駝(Alpaca)屬近親但不同物種。
3. 醫學縮寫
LAMA 是“長效抗膽堿能藥物”(Long-Acting Muscarinic Antagonist)的縮寫,用于治療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等呼吸系統疾病,通過擴張支氣管緩解症狀。常見藥物如噻托溴铵。
其他擴展
如需進一步了解某類含義的細節,可參考對應領域的權威資料。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