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英語單詞大全

kutnahorite是什麼意思,kutnahorite的意思翻譯、用法、同義詞、例句

輸入單詞

常用詞典

  • n. 錳白雲石,鎂菱錳礦

  • 專業解析

    Kutnahorite(中文譯名:庫特納霍礦)是一種含鈣和錳的碳酸鹽礦物,化學式為CaMn(CO₃)₂,屬于三方晶系。該礦物最早于1952年在捷克庫特納霍拉(Kutná Hora)地區的銀礦中被發現并命名。

    主要特性

    1. 化學成分:以鈣(Ca)和錳(Mn)為主,常含少量鐵(Fe)、鎂(Mg)等元素替代錳。其理論組成中CaO占27.6%、MnO占29.5%、CO₂占42.9%。
    2. 物理性質:晶體呈菱面體或闆狀,集合體多為粒狀或塊狀;顔色為淺粉紅、灰白或淡黃色,莫氏硬度3.5-4,密度3.12 g/cm³。
    3. 地質産狀:常見于熱液礦床或沉積錳礦中,與方解石、菱錳礦、石英等礦物共生。美國科羅拉多州、日本北海道等地均有産出記錄。

    應用與研究價值

    作為錳礦石的次要來源,kutnahorite在地球化學研究中可用于示蹤成礦流體的演化過程。2021年《礦物學雜志》研究指出,其晶體結構對理解碳酸鹽礦物固溶體形成機制具有參考意義。

    (參考資料:國際礦物學協會官網、美國地質調查局礦物數據庫、《歐洲礦物學雜志》)

    網絡擴展資料

    Kutnahorite(中文名:金田黃)是一種含鎂和錳的碳酸鹽礦物,以下是其詳細解釋:

    1. 基本定義
      Kutnahorite的學名為"鎂錳方解石"或"鎂菱錳礦",英文也可譯為"錳白雲石"()。其化學成分為Ca(Mn,Mg)(CO₃)₂,主要含碳酸鈣、鎂、錳等元素,結構式為: $$ text{Ca(Mn,Mg)(CO}_3text{)}_2 $$

    2. 物理特性

      • 顔色:呈現紅、橙、黃等豔麗色調()
      • 硬度:摩氏硬度3.5-4.5,易雕刻
      • 光澤:通常為玻璃光澤,斷口呈油脂光澤
      • 密度:比重2.9-3.0()
    3. 産地與用途
      主要産自印度尼西亞爪哇島蘇加武眉地區,因原石形似肥皂曾被稱為"肥皂石"。在藝術品領域,它被用作印章材料,與壽山田黃石外觀相似但礦物成分不同(, )。

    4. 鑒别特征
      與田黃石的主要區别在于:田黃屬于壽山石(葉蠟石族),而金田黃屬于方解石族,且含有顯著錳元素緻色()。

    注:更多化學性質可參考CAS數據庫(),但需注意該網頁未提供完整參數。

    别人正在浏覽的英文單詞...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