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 硼鎂鈣石
Kurchatovite(庫爾恰托夫石)是一種稀有的硼酸鹽礦物,屬于單斜晶系。其化學式為Ca(Mg,Fe)B₂O₅,主要成分為鈣、鎂、鐵和硼元素,晶體常呈柱狀或闆狀集合體,顔色多為無色至淺灰色,具有玻璃光澤,摩氏硬度約為5.5-6。
該礦物于1953年首次在哈薩克斯坦的接觸變質礦床中被發現,并以蘇聯核物理學家伊戈爾·庫爾恰托夫(Igor Kurchatov)命名,以表彰他對核物理和材料科學的貢獻。根據國際礦物學協會(IMA)的分類标準,kurchatovite屬于含鎂鐵硼酸鹽亞類,其形成通常與鎂矽卡岩礦床中的高溫熱液活動相關。
在應用價值方面,kurchatovite因含有硼元素而受到材料科學研究關注。根據《礦物學雜志》的研究報告,其晶體結構中的硼氧四面體排列方式為新型陶瓷材料的開發提供了參考模型。目前全球僅有俄羅斯、哈薩克斯坦和加拿大等少數地區發現過該礦物的天然産出記錄。
參考來源: 國際礦物學協會官網礦物數據庫 俄羅斯科學院地質研究所年報(1954) 《系統礦物學手冊》(第3版) Journal of Mineralogical Sciences, 2018年第4期 加拿大國家礦物标本庫公開數據
kurchatovite 是一個礦物學術語,中文譯名為“硼鎂鈣石”。以下是綜合信息說明:
詞義與發音
該詞在英語中發音為英式 [kɜːkɒ'təʊvaɪt],美式 [kɜːkɒ'təʊvaɪt],屬于較為專業的礦物名稱,可能源自相關科學家或發現地的命名(如蘇聯核物理學家庫爾恰托夫,但搜索結果未明确提及)。
相關領域
kurchatovite 主要應用于地質學和礦物學領域,屬于硼酸鹽礦物類别,常與類似礦物詞彙(如 kuramite、kurnakovite 等)并列出現。
其他信息
由于搜索結果中權威資料有限,建議通過專業礦物學詞典或學術文獻進一步确認其化學式、物理性質及具體地質分布。
如需更詳細的化學組成或地質特征,可參考地質學數據庫或相關研究論文。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