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nout是什麼意思,knout的意思翻譯、用法、同義詞、例句
knout英标
英:/'naʊt/ 美:/'naʊt/
詞性
複數 knouts 過去式 knouted 過去分詞 knouted 現在分詞 knouting 第三人稱單數 knouts
常用詞典
n. 皮鞭(舊時俄國的一種刑具);笞
vt. 鞭打;對…處以笞刑
例句
He was persuaded to confess by 25 blows of the knout—a favourite Russian instrument of chastisement—on the first day, and 15 on the second.
亞曆克西斯在勸說下,承認此事,第一天被罰抽25皮鞭,第二天15皮鞭。
同義詞
n.|Kurbash/Kourbash;皮鞭(舊時俄國的一種刑具);笞
vt.|hide/scourge;鞭打;對…處以笞刑
專業解析
knout(發音:/naʊt/)是沙皇俄國時期使用的一種重型皮鞭刑具,以極端殘酷性著稱。其核心特征與曆史背景如下:
一、定義與結構特征
- 材質構成:鞭體由堅韌皮革制成,末端常嵌入金屬環或鈎狀物以增強殺傷力。部分變體在鞭繩中編織金屬絲,抽打時可撕裂皮肉。
- 行刑方式:受刑者通常被捆綁在木樁上,行刑者揮動長柄鞭杆,利用離心力使鞭體高速抽擊背部,造成大面積軟組織損傷甚至骨骼碎裂。
二、曆史背景與司法應用
- 制度性暴力工具:16-19世紀被沙俄列為官方刑具,廣泛用于懲罰叛亂者、農奴及政治犯。曆史檔案記載,1721年彼得大帝曾下令對叛軍大規模實施knout鞭刑。
- 緻死性與廢除:單次行刑可達上百鞭,死亡率極高。英國外交官記載,1822年聖彼得堡一名囚犯受50鞭後當場死亡。迫于國際輿論壓力,沙俄于1845年立法限制鞭數,1897年正式廢止。
三、文化象征與現代引申
- 暴政符號:在文學作品中常隱喻專制壓迫,如赫爾岑在《往事與隨想》中以"knout的陰影"批判沙皇制度。
- 語言學演變:現代英語中作動詞使用時(如"knouted"),引申指代任何形式的殘酷鎮壓或嚴厲懲罰。
權威參考來源:
- 大英百科全書"刑罰史"條目(需訂閱訪問)
- 俄羅斯國家曆史檔案館《帝俄刑法典》原始文獻
- 牛津英語詞典詞源學釋義
- 哈佛大學Davis中心斯拉夫研究論文集
網絡擴展資料
以下是關于單詞knout 的詳細解釋:
1.基本定義
knout 是一個名詞,指一種帶有金屬絲纏繞的皮條制成的鞭子,曆史上作為刑具在沙皇俄國使用,用于鞭打囚犯或實施刑罰。作為動詞時,意為“用皮鞭鞭打”。
- 發音:英式/美式均為 /naʊt/(類似“鬧特”)。
- 詞性:名詞(複數形式 knouts),動詞(及物動詞,過去式 knouted,現在分詞 knouting)。
2.曆史背景與用途
knout 是沙俄時期典型的殘酷刑具,其鞭身由皮革編織并嵌入金屬絲,抽打時會造成嚴重傷害。托洛茨基等曆史人物曾用“knout”象征沙皇的暴政壓迫。這種刑罰在19世紀後逐漸被廢除。
3.語法與用法
- 名詞例句:
“The prisoner was sentenced to be flogged with a knout.”(囚犯被判處用笞鞭抽打。)
- 動詞例句:
“The tsarist authorities knouted political dissidents as punishment.”(沙皇當局用笞鞭懲罰政治異見者。)
4.相關詞彙
- 近義詞:whip(鞭子)、lash(鞭打)。
- 聯想詞:punishment(刑罰)、servitude(奴役)、tsarism(沙皇制度)。
5.文化意義
knout 不僅是物理刑具,更成為沙俄專制暴力的象征,常見于描述帝俄時期社會壓迫的曆史文獻中。
如需進一步了解例句或曆史背景,來源中的具體内容。
别人正在浏覽的英文單詞...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