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 動吻動物門
Kinorhyncha(動吻動物門)是海洋微型底栖生物中一類獨特的無脊椎動物,屬于原口動物中的環神經動物類群。其名稱源自希臘語"kineo"(運動)和"rhynchos"(吻部),形象描述其頭部可伸縮的吻狀結構。
分類與形态特征
該門動物體長0.2-1.0毫米,身體由13個體節構成,表面覆蓋角質層鱗片和刺狀結構。頭部具有可伸縮的翻吻(introvert),頂端着生多圈刺狀口錐,用于在沉積物中掘進。神經系統呈現典型的環神經動物特征,具有腦神經節和腹神經索。
生态功能
作為海洋沉積物微食物網的關鍵組分,動吻動物通過攝食細菌、矽藻和有機碎屑參與物質循環。研究顯示其在熱帶至兩極海域均有分布,特别在潮間帶和大陸架軟泥中密度可達3000個體/平方米,是沉積物通量研究的重要指示生物。
研究價值
分子系統學研究揭示其與緩步動物(水熊蟲)和鰓曳動物存在演化關聯。2021年《科學》期刊報道的Kinorhyncha再生能力研究,為動物發育生物學提供了新模式生物參考。現存約240個已知物種,主要依據體表鱗片形态和刺序進行物種鑒定。
權威參考資料:
Kinorhyncha(動吻動物門)是海洋底栖微小生物的分類名稱,屬于蛻皮動物總門(Ecdysozoa)下的一個門類。以下是其詳細解釋:
如需更完整的物種列表或分類細節,可參考生物學數據庫或專業文獻來源。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