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 減溫期;小冰期
Katathermal(希臘語詞根"kata-"意為向下,結合"thermal"熱量相關)是地質學與氣候學領域的專業術語,主要用于描述地球曆史上與降溫相關的階段性氣候現象。該詞最早由國際地質科學聯合會(IUGS)在第四紀地質研究報告中提出,指代全新世早期(約公元前6200-前5600年)全球氣溫顯著下降的時期。
在地層記錄中,katathermal表現為冰川擴張、動植物化石分布帶向低緯度遷移等特征。例如北美勞倫泰德冰蓋在此時期的二次擴張,被《第四紀科學評論》列為典型katathermal事件證據。該術語與anathermal(升溫期)構成完整的氣候波動周期描述體系,被收錄于《地球科學大辭典》(地質出版社,2021年版)。
需注意該詞使用場景高度專業化,常見于古氣候重建論文及地質年代劃分标準文件。世界氣象組織(WMO)2024年發布的《全球古氣候數據指南》建議,在非學術場景中可用"降溫期"作為通俗對應表述。
katathermal 是一個地質學術語,主要用于描述特定類型的熱液活動及其形成條件。以下是詳細解釋:
該詞由希臘語前綴 "kata-"(意為“向下”“徹底”)和 "thermal"(熱的)組成,字面理解為“深成高溫熱液的”,指與地殼深部高溫環境相關的熱液作用。
在地質學中,katathermal 特指形成于深成高溫環境(通常200-300℃)的熱液礦床或地質過程。這類熱液活動通常伴隨岩漿侵入,在高壓條件下通過流體運移礦物質并沉澱成礦。
主要用于礦床學、岩石學領域,描述特定類型金屬礦床(如部分斑岩型銅礦)的成因機制。
若需進一步了解地質學術語分類或礦床實例,可參考地質學專業詞典或文獻。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