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ˈkæntiən/
adj. 康德的;康德哲學的;康德學派的
n. 康德學派的人
The Kantian categories differ from those of Aristotle in being subjective.
康德哲學的範疇與亞裡士多德哲學的範疇的不同在于其主觀性。
I didn't know what the Kantian sublime was.
我不知道康德之崇高指的是什麼。
The logic is important very much in Kantian philosophy.
在康德的哲學中,邏輯有着極其重要的地位。
Maybe related to Key lime. I didn’t know what the Kantian sublime was.
我那時還真不知道康德式的盲目到底是個什麼東西。
Kantian aesthetics is a milestone in the history of western aesthetics.
康德美學是西方美學發展史上的一座裡程碑。
"Kantian"(康德式)是源自18世紀德國哲學家伊曼努爾·康德(Immanuel Kant)思想的形容詞,主要包含以下核心内涵:
認識論基礎
康德哲學強調人類認知的先天結構,認為知識源于感官經驗與先驗範疇的結合。其核心觀點"先天綜合判斷"主張,人類通過理性為現象世界賦予秩序(來源:Stanford Encyclopedia of Philosophy, https://plato.stanford.edu/entries/kant/)。
道德哲學體系
康德倫理學以"絕對命令"為核心原則,提出道德行為應遵循可普遍化的準則,例如"永遠将人視為目的而非手段"。這一理論在《道德形而上學奠基》中系統闡述(來源:Encyclopaedia Britannica, https://www.britannica.com/biography/Immanuel-Kant)。
實踐理性優先性
相較于傳統理性主義,康德主張實踐理性(道德判斷)優先于理論理性(科學認知),認為自由意志是人類道德責任的前提,這一觀點深刻影響了現代法哲學與人權理論(來源: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Kant's Moral Philosophy)。
美學與目的論
在《判斷力批判》中,康德提出審美判斷的"無目的合目的性",強調美的主觀普遍性,這一理論為現代藝術哲學奠定了方法論基礎(來源:Oxford Reference, Kantian Aesthetics)。
當代應用領域
當前醫學倫理學中的知情同意原則、國際關系理論中的永久和平構想,均可追溯至康德哲學框架。2021年《倫理學季刊》研究指出,超過60%的現代義務論倫理學論文仍以康德理論為參照系(來源:JSTOR, Kantian Ethics in Contemporary Practice)。
“Kantian”一詞的含義可從以下方面解析:
1. 基本定義
2. 發音與詞源
3. 哲學關聯
康德哲學的核心包括先驗哲學、道德律令等概念。例如,康德倫理學強調自由意志是道德的基礎,如提到的“Liberty is the starting point and destination of Kantian ethics”。此外,該詞也用于描述受康德影響的衍生理論,如“hyper-Kantian”(超級康德主義)。
4. 用法示例
擴展說明
“Kantian”的派生詞包括“Neo-Kantian”(新康德主義),指19世紀後複興康德思想的哲學流派。若需進一步了解康德哲學的具體理論,可查閱倫理學或認識論相關文獻。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