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aliuresis是什麼意思,kaliuresis的意思翻譯、用法、同義詞、例句
常用詞典
尿鉀排洩
專業解析
kaliuresis 是一個醫學術語,指尿液中鉀離子(K⁺)的排洩量異常增多。它描述的是腎髒排出鉀的量超過了正常生理需求或基礎水平的狀态。
其核心含義和臨床意義如下:
-
詞源與定義:
- 該詞由兩部分組成:“kalium”(源自拉丁語,意為鉀)和“-uresis”(源自希臘語,意為排尿或尿液的流動)。
- 因此,kaliuresis 字面意思就是“鉀隨尿液排出”。在醫學語境中,它特指尿鉀排洩增加。
-
生理與病理背景:
- 鉀是人體必需電解質,對神經傳導、肌肉收縮(包括心肌)和維持細胞内外液平衡至關重要。腎髒是調節體内鉀平衡的主要器官。
- 正常情況下,腎髒會根據攝入量和體内需求精細調節鉀的排洩。Kaliuresis 意味着這種調節機制出現了偏差或受到了特定因素的影響,導緻尿中丢失的鉀顯著增多。
-
常見原因:
- 利尿劑使用:這是最常見的原因之一。特别是袢利尿劑(如呋塞米)和噻嗪類利尿劑(如氫氯噻嗪),它們通過抑制腎小管對鈉的重吸收來增加尿量,同時也促進了鉀的排洩,導緻 kaliuresis 。
- 滲透性利尿:高血糖(如糖尿病未控制時)或甘露醇等藥物導緻大量溶質(如葡萄糖)進入腎小管,産生滲透壓,阻礙水分重吸收,增加尿量,同時也帶出更多鉀離子。
- 鹽皮質激素過多:如原發性醛固酮增多症(Conn綜合征)或庫欣綜合征。醛固酮等鹽皮質激素作用于腎小管,促進鈉重吸收和鉀排洩。其水平過高會導緻顯著的 kaliuresis 和低鉀血症 。
- 腎小管功能障礙:某些腎小管疾病(如腎小管酸中毒,特别是遠端型RTA)或遺傳性疾病(如Bartter綜合征、Gitelman綜合征)會影響腎小管對鉀的重吸收或分泌機制,導緻尿鉀丢失增加 。
- 代謝性堿中毒:血液pH值升高(堿中毒)時,為了維持酸堿平衡,腎髒會增加鉀離子的排洩。
- 高鈉攝入:大量攝入鈉鹽有時也會刺激腎髒排鉀。
- 某些藥物:除了利尿劑,大劑量青黴素類藥物(如羧苄西林)、兩性黴素B等也可能導緻尿鉀增多。
-
臨床後果:
- Kaliuresis 最主要的後果是可能導緻或加重低鉀血症。低鉀血症可引起一系列症狀,包括:
- 肌肉無力、疲勞、痙攣甚至麻痹。
- 心律失常(如房性或室性早搏、心動過速)。
- 胃腸道蠕動減弱(便秘、腹脹)。
- 腎功能異常(如尿濃縮障礙)。
- 持續的低鉀血症會對心血管健康構成嚴重威脅。
Kaliuresis 是一個描述尿鉀排洩異常增多的醫學術語。它本身不是一種疾病,而是多種生理狀态或病理狀況(尤其是利尿劑使用、鹽皮質激素過多、腎小管疾病等)下腎髒排鉀功能增強的表現。識别 kaliuresis 對于診斷其潛在原因(如醛固酮增多症)和預防其嚴重後果(低鉀血症)至關重要。
網絡擴展資料
“Kaliuresis”是一個醫學術語,由詞根“kali-”和後綴“-uresis”組成:
-
詞源解析
- Kali-:源自拉丁語“kalium”,意為“鉀”(化學符號為K)。
- -uresis:來自希臘語“ourēsis”,指“排尿”或“排洩過程”。
因此,kaliuresis的字面意思是“尿液中鉀的排洩”。
-
醫學定義
該術語描述尿液中鉀離子(K⁺)排出量異常增加的現象,常見于以下情況:
- 生理性:如高鉀飲食後腎髒正常排鉀。
- 病理性:如腎功能異常、代謝性堿中毒,或某些内分泌疾病(如原發性醛固酮增多症)。
- 藥物影響:如使用利尿劑(如呋塞米)或皮質類固醇藥物,可能促進鉀的排洩。
-
臨床意義
長期或過度的kaliuresis可能導緻低鉀血症(hypokalemia),表現為肌肉無力、心律失常等,需通過補鉀或調整藥物幹預。
由于未搜索到具體文獻,以上解釋基于醫學詞源和病理生理學知識。如需進一步驗證或應用,建議咨詢專業醫學資料或醫生。
别人正在浏覽的英文單詞...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