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儒略日(公元前4713年1月1日)
This is done in astronomy, with the help of the Julian day.
天文學上就是借助儒略日來算的。
The JDToJewish() function converts a Julian day count to a Jewish calendar date.
函數的作用是:将儒略日計數轉為猶太曆。
The JewishToJD() function converts a Jewish calendar date to a Julian day count.
函數的作用是:将猶太曆轉為儒略日計數。
The JDToJulian() function converts a Julian day count to a Julian calendar date.
将儒略日計數轉為羅馬儒略曆。
The JDToFrench() function converts a Julian day count to a French Republican Calendar date.
函數的作用是:将儒略日計數轉為法國共和曆。
儒略日(Julian Day)是天文學和曆法研究中用于連續計日的标準化系統,以公元前4713年1月1日協調世界時正午為起點,每日遞增一個整數單位。該系統由法國學者約瑟夫·斯卡利傑(Joseph Scaliger)于1583年提出,其名稱源于其父親儒略·恺撒(Julius Caesar)的儒略曆,但與現行公曆無直接關聯。
核心特點與用途:
計算公式: 儒略日可通過以下公式計算(適用公曆日期): $$ JD = 367 times Y - leftlfloor frac{7 times (Y + lfloor frac{M + 9}{12} rfloor)}{4} rightrfloor + leftlfloor frac{275 times M}{9} rightrfloor + D + 1721013.5 + frac{UT}{24} $$ 其中Y為年份,M為月份,D為日期,UT為世界時的小數部分。此公式由美國海軍天文台(USNO)在《天文年曆》中發布。
儒略日(Julian Day,簡稱JD)是天文學中用于連續計日的系統,其核心概念和特點如下:
儒略日以公元前4713年1月1日(儒略曆)正午為起點,連續累計天數,主要用于統一不同曆法的時間記錄。它由法國學者Joseph Scaliger在16世紀提出,名稱可能源于其父親Julius Caesar Scaliger。
公式為:
$$
text{MJD} = text{JD} - 2400000.5
$$
MJD從公曆1858年11月17日GMT零時開始,常用于現代科學數據(如地震學、衛星導航)。
公曆轉儒略日的經典公式(以為例):
$$
text{JD} = 1721013.5 + 367Y - text{int}left(frac{7}{4}(Y + text{int}(frac{M+9}{12}))right) + text{int}left(frac{275M}{9}right) + D
$$
其中Y為年份,M為月份,D為日期。
儒略日通過連續計數解決了曆法轉換的複雜性,其衍生形式(如MJD)在科研和工程中廣泛應用。如需具體日期轉換,可參考天文算法或專業工具。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