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英語單詞大全

Julian calendar是什麼意思,Julian calendar的意思翻譯、用法、同義詞、例句

輸入單詞

常用詞典

  • 公曆;羅馬儒略曆

  • 例句

  • The Christian calendar was originally based on the Julian calendar of the Romans.

    公曆最初是基于羅馬的儒略曆的。

  • It is based on 46 years BC, the Julian calendar as the basis.

    它是以公元前46年的《儒略曆法》為依據的。

  • By then the Julian calendar was out of sync with the seasons by 11 days.

    那時儒略曆對季節的偏差已到了11天。

  • By 1582 the Julian calendar was out of sync with the seasons by several days.

    到1582年,儒略曆日期對季節出現了數天的不同步。

  • Most European countries used the Julian calendar prior to the Gregorian.

    大多數歐洲國家在格裡高裡曆之前使用儒略曆。

  • 同義詞

  • |Gregorian calendar;公曆;[天]羅馬儒略曆

  • 專業解析

    儒略曆(Julian Calendar) 是由古羅馬統治者蓋烏斯·尤利烏斯·恺撒(Gaius Julius Caesar)于公元前46年頒布推行的一種太陽曆法。其核心目的是改革當時混亂的羅馬曆法,使其更符合天文季節變化。該曆法由亞曆山大天文學家索西琴尼(Sosigenes)設計,主要特征包括:

    1. 年長設定:規定平年為365天,閏年為366天,平均年長度為365.25天。這比實際回歸年(太陽連續兩次通過春分點的時間間隔,約365.2422天)略長。
    2. 閏年規則:采用相對簡單的“四年一閏”規則,即年份能被4整除的即為閏年(例如,公元前44年、公元4年、公元8年等)。
    3. 月份結構:延續了羅馬曆的月份名稱和天數分配,其中7月(July)以恺撒之名命名。一年分為12個月,大小月交替(除2月外),2月在平年為28天,閏年為29天。

    曆史意義與影響: 儒略曆是西方曆法史上的重大進步,首次系統性地依據太陽運行規律制定曆法,取代了基于月相的羅馬舊曆。它統一了羅馬帝國的計時系統,并為後世曆法奠定了基礎。該曆法于公元325年被基督教第一次尼西亞公會議采納為計算複活節日期的依據,從而在整個中世紀歐洲被廣泛使用。

    局限性及被取代: 由于儒略曆的平均年長(365.25天)比實際回歸年(約365.2422天)長約11分14秒,這個微小的誤差會逐年累積。大約每128年,曆法上的春分點(理論上應為3月21日)就會比天文觀測到的實際春分點提前1天。到16世紀後期,春分點已提前至3月11日左右,這對複活節等宗教節期的計算造成了顯著困擾。

    因此,教皇格裡高利十三世(Pope Gregory XIII)于1582年頒布了格裡高利曆(Gregorian Calendar),即現今國際通用的公曆。格裡高利曆對儒略曆的主要改進是調整了閏年規則(如整百年份除非能被400整除否則不設閏年),使平均年長更接近回歸年(365.2425天),從而大幅減少了誤差。儒略曆在多數國家逐漸被格裡高利曆取代,但至今仍被部分東正教會用于計算宗教節日。

    參考來源:

    由于未檢索到可直接引用的具體網頁鍊接,以上參考來源基于公認的權威機構在曆法史領域的标準出版物和公開研究成果。建議通過訪問這些機構的官方網站或學術數據庫獲取更詳盡的原始文獻。

    網絡擴展資料

    Julian calendar(儒略曆) 是古羅馬時期采用的一種太陽曆法,其名稱源于羅馬統治者儒略·恺撒(Julius Caesar)。以下是詳細解釋:

    1. 定義與起源
      Julian calendar 由凱撒于公元前45年推行,取代了舊羅馬曆法。其制定參考了埃及天文學家索西琴尼的計算,以回歸年為基礎,将一年分為12個月,單數月31天,雙數月30天,2月平年29天,閏年30天。

    2. 曆法特點

      • 每年平均長度為365.25天,通過“四年一閏”規則(閏年366天)實現。
      • 月份名稱和天數分配對後世影響深遠,例如7月(July)即源自凱撒之名。
    3. 誤差與改進
      由于實際回歸年約為365.2422天,儒略曆每年多出約11分鐘,導緻1500年後累計誤差達10天。1582年,教皇格裡高利十三世頒布格裡高利曆(公曆),通過減少閏年規則修正誤差。

    4. 曆史地位

      • 16世紀前廣泛用于西方國家,東正教部分教會至今仍沿用儒略曆計算宗教節日。
      • 格裡高利曆以儒略曆為基礎改進,成為現代國際通用曆法。

    儒略曆是古代曆法的重要裡程碑,其科學性與結構影響了後世曆法發展,但因誤差逐漸被更精确的格裡高利曆取代。

    别人正在浏覽的英文單詞...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