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約翰·霍華德
John Howard Payne, American dramatist and actor.
美國劇作家、演員佩恩。
Mr Rudd spent 2008 calmly dismantling the conservative social legacy of John Howard, his predecessor.
陸先生在2008年冷靜地消除了其前任約翰·霍華德的保守主義社會影響。
John Howard Payne (American dramatist and actor) : Be it ever so humble, there is no place like home.
佩恩(美國劇作家、演員):金窩,銀窩,不如自家的草窩。
Mr Rudd’s main target, though, was a turbulent legacy left by John Howard, his conservative predecessor.
不過,陸克文眼下的主要任務,是收拾其保守黨前任約翰•霍華德留下的爛攤子。
Australian Prime Minister John Howard is already under fire for refusing to link his country's drought to global warming.
{9}澳大利亞首相約翰·霍華德因為拒絕承認澳大利亞的幹旱是全球變暖的結果而備受指責。
約翰·霍華德(John Howard)是澳大利亞第25任總理,1996年至2007年任職,是澳大利亞曆史上任期第二長的總理。其名字常與多項重要政策及國際事件關聯,以下是該人物的詳細釋義:
約翰·霍華德出生于1939年,畢業于悉尼大學法律系,1974年當選聯邦議員,1996年帶領自由黨-國家黨聯盟赢得大選。他主張自由市場經濟,任期内推動稅制改革(如引入商品服務稅GST),并因強硬移民政策(如“太平洋解決方案”阻止難民船入境)引發廣泛讨論。
霍華德因拒絕向原住民正式道歉、淡化氣候變化政策受到指責。2007年選舉中,工黨以“向過去道歉”和環保承諾擊敗其聯盟,終結其11年執政。
澳大利亞國家博物館将其列為“塑造現代澳大利亞的關鍵人物”,而《悉尼先驅晨報》認為其政策“鞏固了經濟基礎,但社會公平議題遺留矛盾”。
“John Howard”通常指澳大利亞前總理約翰·霍華德(John Winston Howard),其含義和背景如下:
若需更詳細的政治生涯時間線或政策分析,可參考權威曆史資料或傳記。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