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oe Biden是什麼意思,Joe Biden的意思翻譯、用法、同義詞、例句
常用詞典
喬·拜登
例句
God may have taken away Bush, but by golly, he gave us Joe Biden.
上帝也許帶走了小布什,但是額滴神啊,他又給了我們喬·拜登。
Joe Biden said something interesting in an interview, just this weekend.
喬·拜登在一次采訪中說了一些有趣的話,就是這個周末。
Those Joe Biden shoulder massages — they're like magic. You should try one.
喬·拜登按摩肩膀的技術真不是蓋的,就像一雙魔術手,你應該試試。
Who among us understands what to do about Pakistan Joe Biden asks a good question.
“我們中有誰知道該為巴基斯坦做些什麼?”約·畢丹提了一個好問題。
專業解析
約瑟夫·羅比内特·拜登(Joseph Robinette Biden Jr.),通常被稱為喬·拜登(Joe Biden),是美國政治人物,現任美利堅合衆國第46任總統(自2021年1月20日起就職)。以下是關于他的詳細解釋:
-
身份與職位:
- 他是美國現任總統,同時也是美國武裝部隊的總司令。
- 在當選總統之前,他曾擔任美國第47任副總統(2009-2017年),在巴拉克·奧巴馬總統任期内任職兩屆。
- 他擁有漫長的參議院生涯,代表特拉華州擔任聯邦參議員長達36年(1973-2009年),是特拉華州曆史上任職時間最長的參議員。
-
背景與生涯:
- 拜登出生于1942年11月20日,美國賓夕法尼亞州斯克蘭頓。他在特拉華州長大并開啟政治生涯。
- 他的政治生涯始于1970年當選紐卡斯爾縣縣議員,1972年首次當選參議員時年僅29歲,是美國曆史上最年輕的參議員之一。
- 在參議院期間,他長期擔任參議院司法委員會主席(1987-1995年)和參議院外交關系委員會主席(2001-2003年;2007-2009年),在立法和外交政策領域有深厚積累。
-
政策立場與主張:
- 拜登是民主黨成員,其政策立場通常代表民主黨的主流觀點,關注中産階級、勞工權益、社會保障、環境保護(如應對氣候變化)以及擴大醫療保健覆蓋範圍等議題。
- 作為總統,他推動的主要立法議程包括應對新冠疫情的《美國救援計劃法案》、旨在升級基礎設施的《基礎設施投資和就業法案》、促進國内半導體制造業的《芯片與科學法案》以及涉及氣候、醫療和稅收改革的《通脹削減法案》等。
- 在外交政策上,他強調恢複與傳統盟友的關系,支持烏克蘭抵抗俄羅斯入侵,并在應對全球性挑戰如氣候變化方面尋求國際合作。
-
公衆形象與個人生活:
- 拜登以其強調團結、同情心和“重建美國靈魂”的競選口號而聞名,常提及個人經曆(如早年喪妻喪子、晚年喪子等家庭悲劇)來展現共情能力。
- 他是美國曆史上第二位信奉羅馬天主教的總統。
- 他的長子博·拜登(Beau Biden)曾任特拉華州檢察長,于2015年因腦癌去世,這對拜登個人和政治生涯産生了深遠影響。
參考資料來源:
網絡擴展資料
Joe Biden是人名,其含義和背景可綜合解釋如下:
-
基本翻譯
Joe Biden中文譯為"喬·拜登",其中"Joe"是男子名"約瑟夫"(Joseph)的昵稱形式,"Biden"為姓氏。這一譯名在中文語境中已形成固定用法,常見于政治新聞報道。
-
政治身份
作為美國民主黨政治人物,其最廣為人知的身份是:
- 第47任美國副總統(2009-2017),輔佐奧巴馬政府期間推動醫保改革、經濟複蘇等工作
- 曾擔任特拉華州聯邦參議員(1973-2009),是美國曆史上最年輕的參議員之一
-
國際事務參與
任副總統期間曾代表美國政府出訪烏克蘭、格魯吉亞等國家,處理地緣政治事務。其工作風格以務實高效著稱,在多個外交場合展現協調能力。
-
姓名構成解析
- Joe:源于希伯來語"יוסף",本意為"上帝會增添",作為名字在英語國家普遍使用
- Biden:源自愛爾蘭姓氏Ó Baodáin,原意為"小勇士",後演變為現代拼寫形式。
别人正在浏覽的英文單詞...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