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ospin是什麼意思,isospin的意思翻譯、用法、同義詞、例句
isospin英标
英:/''aɪsəʊspɪn/ 美:/'ˈaɪsəˌspɪn; ˈaɪsoʊˌspɪn/
常用詞典
n. [高能] 同位旋
例句
Isospin is a vector quantity.
同位旋是矢量。
The above mentioned three kinds of bosons form an isospin triplet.
上述三類玻色子,成為一個同位旋三重态。
The condition of an exchange force has nothing to do with isospin.
交換力的條件與同位旋完全無關。
The condition of an exchange force has nothing to do with isospin.
交換 力 的條件與同位旋完全無關。
We generalize the previous RVUU model to he able to identify the isospin degree of ******* of particles.
推廣了原來的RVUU模型,進一步分離了粒子的同位旋自由度。
專業解析
同位旋(Isospin)是粒子物理學中用于描述強相互作用下粒子對稱性的量子數概念,最初由物理學家維納·海森堡于1932年提出。該理論将質子與中子視為同一種粒子的兩種不同狀态,類似于自旋量子數的“向上”和“向下”取向,因此被稱為“同位旋”或“同位素自旋”。
核心定義與數學表述
同位旋的數學框架基于SU(2)對稱群,其量子數用符號( I )表示。例如:
- 核子(質子和中子)的同位旋( I = frac{1}{2} ),其第三分量( I_3 )分别為( +frac{1}{2} )(質子)和( -frac{1}{2} )(中子)。
- π介子的同位旋( I = 1 ),對應的三個電荷态(( pi^+, pi^0, pi^- ))由( I_3 = +1, 0, -1 )描述。
強相互作用在同位旋空間具有對稱性,即相互作用強度與同位旋方向無關,這一特性在誇克模型中通過誇克組合的對稱性得到解釋。
物理意義與應用
- 核力對稱性:質子與中子在核反應中的行為相似性可通過同位旋對稱性統一描述(來源:CERN官方術語庫)。
- 粒子分類:在标準模型中,同位旋擴展為弱同位旋(Weak Isospin),用于弱相互作用的規範對稱性(來源:Particle Data Group綜述文獻)。
- 誇克模型:上誇克和下誇克構成同位旋二重态,其組合形成強子(來源:《現代物理評論》相關論文)。
擴展閱讀
關于同位旋在量子色動力學中的現代诠釋,可參考美國物理學會出版的《物理評論D》期刊(DOI:10.1103/PhysRevD.98.030001)。
網絡擴展資料
isospin(同位旋)是粒子物理學中的一個重要概念,具體解釋如下:
定義與基本性質
- 核心含義:isospin是描述強相互作用粒子對稱性的量子數,用于将電荷不同但強相互作用性質相似的粒子歸為同一多重态。例如,質子和中子被視為核子的兩種同位旋狀态($I=1/2$,第三分量$I_3=+1/2$和$-1/2$)。
- 數學表示:其數學結構與量子力學中的自旋(spin)類似,但本質不同。同位旋空間中的對稱性對應SU(2)群,常用符號$I$表示,第三分量$I_3$與電荷相關。
物理意義
- 強相互作用對稱性:在強相互作用中,忽略電磁相互作用時,質子和中子行為幾乎相同,同位旋對稱性成立。這種對稱性簡化了強子相互作用的描述。
- 分類粒子:介子(如π介子)和重子(如核子)可通過同位旋多重态分類。例如,π介子構成同位旋三重态($I=1$,$I_3=+1,0,-1$)。
應用領域
- 核物理:分析原子核結合能、核反應截面時,同位旋守恒是重要工具。
- 粒子物理模型:标準模型中,同位旋與弱同位旋結合,共同描述基本粒子的相互作用對稱性。
發音與翻譯
- 英文發音:英式 /ˈaɪsəˌspɪn/,美式 /ˈaɪsəˌspɪn/。
- 中文譯名:“同位旋”強調其與同位素對稱性的關聯。
如需進一步了解同位旋守恒定律或具體粒子多重态計算,可參考粒子物理學教材或專業文獻。
别人正在浏覽的英文單詞...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