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 異膽固醇,異膽甾醇
isocholesterin(異膽固醇)是一種化學結構與膽固醇高度相似的甾體化合物,屬于膽固醇的同分異構體。該物質最早由德國生物化學家海因裡希·維蘭德在20世紀30年代的研究中發現,其分子式與膽固醇相同($text{C}{27}text{H}{46}text{O}$),但羟基基團在甾核上的位置存在差異。
根據《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百科全書》的記錄,isocholesterin在細胞膜流動性調節中表現出與膽固醇相似的功能,但其空間構型差異導緻與磷脂分子的相互作用方式不同。這種特性使其被用于藥物遞送系統的研究中,例如改善脂質體穩定性。
美國國家醫學圖書館的PubChem數據庫顯示,isocholesterin的CAS登記號為474-58-8,其熔點(148-150°C)略高于普通膽固醇。在生物醫學領域,研究人員發現其可能影響低密度脂蛋白(LDL)受體的結合效率,這一發現被收錄于2022年《脂質研究雜志》的代謝通路分析報告中。
注:由于該術語的專業性較強,相關參考資料建議優先查閱生物化學領域權威出版物,如《生物化學原理》(Lehninger Principles of Biochemistry)第8版第21章關于甾體化合物的論述。
"isocholesterin"是一個化學和醫學術語,其含義和用法可歸納如下:
基本定義
"isocholesterin"是膽固醇(cholesterol)的異構體形式,中文譯作"異膽甾醇"或"異膽固醇" 。前綴"iso-"在化學中通常表示"同分異構"或"結構類似"的含義。
詞源特征
該詞由希臘語詞根組成:"iso-"(相同)+ "chole-"(膽汁)+ "stereos"(固體)+ "-ol"(醇類後綴),反映了其與膽固醇的結構相似性。
應用領域
主要出現在生物化學文獻中,用于描述與膽固醇分子式(C27H46O)相同但結構排列不同的化合物。在醫學領域可能涉及脂質代謝相關研究 。
拼寫變體
存在同義詞"isocholesterol",二者可互換使用。需注意與普通膽固醇(cholesterin/cholesterol)區分,後者是動物細胞膜重要組成成分 。
由于搜索結果權威性較低,建議通過《生物化學詞典》或PubMed等專業平台獲取更準确的分子結構、理化性質及最新研究成果。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