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 野鸢尾黃素,野鸢尾黃酮
鸢尾素(Irigenin)是一種天然存在的異黃酮類化合物,主要分布于鸢尾科植物中,例如射幹(Belamcanda chinensis)和部分鸢尾屬植物。其化學名稱為5,7-二羟基-3-(4-羟基-3,5-二甲氧基苯基)-4H-苯并吡喃-4-酮,分子式為C18H16O8,結構包含三個羟基和兩個甲氧基官能團(化學結構數據庫:PubChem CID 5318980)。
在生物活性方面,研究表明鸢尾素具有抗氧化、抗炎和抗腫瘤特性。例如,2016年《Journal of Ethnopharmacology》的體外實驗證實其通過抑制NF-κB通路減輕炎症反應。此外,中國科學院上海藥物研究所的動物實驗發現,該成分對乳腺癌細胞增殖具有抑制作用(來源:Phytomedicine, 2019)。
傳統醫學中,含鸢尾素的植物常用于治療咽喉腫痛和呼吸道感染。現代藥理學進一步驗證了其止咳化痰功效,機制涉及調節呼吸道黏液分泌相關基因(參考:Pharmacognosy Reviews, 2020)。
Irigenin(鸢尾素)是一種天然化合物,屬于異黃酮類物質,以下是詳細解釋:
化學性質 Irigenin是一種O-甲基化異黃酮,分子式為C18H16O7。其結構包含兩個苯環(A環和B環)通過含氧雜環連接,其中一個羟基被甲基化取代。
天然來源 主要存在于鸢尾科植物中,特别是:
由于當前搜索結果權威性較低,建議通過SciFinder或PubMed獲取最新研究進展。其具體作用機制和潛在應用仍需更多臨床數據支持。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