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 [化學] 離子氮化;離子滲氮
This paper presents the application of wear particle analysis to the study of the effect of a particular factor (e. g. ionitriding temperature) on bearing failure.
本文介紹了磨損粒子分析在研究特殊因素(如離子氮化溫度)對軸承失效的影響中的應用。
離子滲氮(ionitriding)是一種金屬表面化學熱處理技術,屬于等離子體氮化工藝的範疇。該技術通過在真空環境中利用輝光放電産生的離子轟擊金屬表面,使氮元素滲入材料表層,形成高硬度的氮化物層,從而提高工件的耐磨性、抗疲勞性和耐腐蝕性。
其核心原理基于氣體放電物理和化學反應的結合。在真空爐内,含氮氣體(如氮氣或氨氣)被電離形成等離子體,高能離子撞擊金屬表面時釋放熱量并産生活性氮原子。這些氮原子擴散至金屬晶格中,與基體元素(如鐵、鋁或钛)結合生成氮化物相,例如Fe₃N或TiN。該過程的典型溫度範圍為350-600℃,可通過調節氣體成分、電壓和溫度實現不同滲層深度的控制。
工業應用中,離子滲氮技術廣泛應用于汽車發動機零件、齒輪、模具以及航空航天精密部件的表面強化。例如,德國DIN EN 10085标準中明确規定了滲氮鋼的技術要求,而中國國标GB/T 18177-2008《鋼件離子滲氮》詳細描述了工藝參數與檢測方法。根據《材料科學與工程學報》的研究,相比傳統氣體滲氮,該技術具有滲速快、變形小、環保性好的優勢,能耗可降低30%-40%。
ionitriding 是材料科學領域的一個專業術語,具體解釋如下:
定義與核心含義
ionitriding 指的是離子氮化(又稱離子滲氮),是一種金屬表面處理工藝。其原理是通過在真空環境中施加高電壓,使含氮氣體(如氨氣或氮氫混合氣)電離形成等離子體,氮離子在電場作用下轟擊金屬表面,從而滲入材料内部,形成高硬度的氮化物層。
工藝特點
應用領域
該技術廣泛應用于機械制造、汽車工業、航空航天等領域,例如齒輪、模具、發動機部件的表面強化。
術語注意
需注意拼寫變體,如 ionicnitriding可能是拼寫誤差,标準術語為ionitriding。此外,其發音為英式 /ˈaɪənɪtraɪdɪŋ/,美式 /ˈaɪənɪtraɪdɪŋ/。
若需進一步了解具體設備或工藝參數,可參考離子氮化爐(ion nitriding furnace)的相關文獻。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