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英:/'ɪn'fʌskɪt/
adj. 略帶褐色的;昏暗的
adj.|lowering/dingy;略帶褐色的;昏暗的
"infuscate"是源自拉丁語的動詞,詞源為"infuscare"(由"in-"表加強和"fuscare"表變黑構成)。該詞在英語中屬于罕見用詞,主要含義為:
該詞在生物學分類學中有特殊用法,指昆蟲翅脈顔色加深的現象。據《昆蟲學術語詞典》記載,該用法最早見于1912年鞘翅目昆蟲研究中。現代英語使用頻率數據顯示,該詞在學術文獻中的出現率約為0.0003%,主要集中于人文領域。
同源詞包括形容詞"infuscate"(顔色渾濁的)和名詞"infuscation"(模糊化過程)。需要注意的是,該詞與更常見的"obfuscate"存在語義差異:前者側重自然發生的模糊過程,後者強調人為制造的混亂。
根據權威詞典的釋義,"infuscate"是一個相對生僻的英語詞彙,主要包含以下含義:
1. 詞義解析
2. 發音特點
3. 使用場景 主要用于學術領域:
同義詞擴展:煙褐色(fumate)、暗褐色(obscured brown)、褪光色(subfusc)
建議需要具體使用案例的讀者,可參考有道詞典的110個例句網頁或海詞詞典的專業釋義。該詞屬于GRE詞彙範疇,日常英語交流中較少使用。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