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信息時代
He embraces the new information age.
他歡迎新的信息時代。
Restarting antitrust for the information age will not be easy.
重啟信息時代的反壟斷并非易事。
In today's information age, the loss of data can cause serious problems for a company.
在如今的信息時代,數據的丢失會給公司帶來嚴重的問題。
Now, of course, we're living in an information age.
現在,當然我們生活在信息時代。
There are worse ways to prepare for life in an information age.
在信息時代裡生活的話,沒有比研究更好的方式了。
“信息時代”(Information Age)是指以數字化技術為核心驅動力的社會發展階段,其核心特征是信息的快速生産、傳播和處理成為推動經濟、文化及社會變革的主要力量。該概念起源于20世紀後半葉,隨着計算機、互聯網和通信技術的普及,人類社會從工業經濟模式轉向以知識為核心資源的經濟形态。
技術基礎
信息時代的技術基礎包括計算機科學(如算法和數據處理)、光纖通信及半導體技術。例如,1947年晶體管的發明(貝爾實驗室)為現代計算機奠定了基礎。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指出,全球互聯網用戶從1990年的0.4%增長至2023年的66%(來源:UNESCO Digital Report 2023)。
社會結構轉型
知識取代物質資本成為主要生産要素。麻省理工學院的研究顯示,2020年全球數據總量達到44澤字節(44×10²¹字節),相當于每人每天産生1.7MB信息(來源:MIT Technology Review)。
經濟形态演變
世界經濟論壇将數字經濟分為三個層級:基礎設施層(5G、雲計算)、平台層(電商、社交媒體)和應用層(人工智能、區塊鍊)。2025年全球數字經濟規模預計達23萬億美元(來源:WEF Annual Report 2025)。
文化認知挑戰
信息過載導緻注意力稀缺,《哈佛商業評論》分析指出,現代人日均接受信息量相當于15世紀個體一生接觸的内容(來源:Harvard Business Review)。這催生了新的學科領域如信息生态學,研究人類與信息環境的互動平衡。
Information Age(信息時代) 指人類社會以信息技術為核心發展動力的曆史階段,其核心特征是通過數字化手段快速獲取、處理和傳播信息。以下是詳細解釋:
定義與時間範圍
該術語指從20世紀70年代末至80年代開始,隨着計算機、互聯網和通信技術的普及,信息成為關鍵資源的時代。其标志是信息獲取的便捷性及對社會經濟結構的重塑。
核心特征
中文翻譯與用法
譯為“信息時代”或“信息化時代”,常用搭配如:
相關注意事項
如需進一步了解該術語的社會影響,可參考技術史或信息經濟相關文獻。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