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danone是什麼意思,indanone的意思翻譯、用法、同義詞、例句
常用詞典
茚滿酮
例句
By adjusting the reaction temperature or using different cyclization methods, condensation is carried out, and indanone dimmer and indanone trimer can be obtained respectively.
然後進行縮合,通過調節反應溫度或者使用不同的環化方法,可分别得到茚酮的二聚物及三聚物。
專業解析
Indanone,中文通常譯為茚酮或茚滿酮,是有機化學中一類重要的芳香酮類化合物。其核心結構由一個苯環(六元芳香環)與一個五元環稠合而成,且該五元環上包含一個羰基(C=O)官能團。根據羰基在五元環上的具體位置,主要分為兩種異構體:
-
1-茚酮 (1-Indanone):
- 結構特征:羰基(C=O)直接連接在稠合位點(即苯環與五元環共享的兩個碳原子之一)上。這意味着羰基碳是五元環的一部分,并且緊鄰苯環的稠合碳原子。其結構可以看作是2,3-二氫-1H-茚-1-酮。
- 化學性質:1-茚酮的羰基由于受到苯環和亞甲基橋的立體電子效應影響,其化學性質相對獨特。例如,其烯醇化趨勢與典型的脂肪酮或芳香酮有所不同。它也是合成許多藥物分子(如抗炎藥、抗病毒藥)和天然産物的關鍵中間體。
- 來源:有機化學教材和數據庫普遍收錄其結構信息 。
-
2-茚酮 (2-Indanone):
- 結構特征:羰基(C=O)位于五元環上與稠合位點相鄰的碳原子上(即五元環的2號位)。其結構可以看作是2,3-二氫-1H-茚-2-酮。
- 化學性質:2-茚酮的羰基在空間上更接近苯環,其化學行為更接近于典型的芳香酮,但也受到五元環張力的影響。它是合成茚滿胺類化合物(如某些抗高血壓藥物)的重要前體。
- 來源:标準化學手冊和文獻詳細描述了其性質與反應 。
核心特性與應用:
- 芳香性:茚酮分子中的苯環保留了完整的芳香性,使其具有芳香化合物的部分性質。
- 羰基反應性:與其他酮類相似,茚酮的羰基可以參與親核加成反應(如與格氏試劑反應)、還原反應(生成相應的醇)、縮合反應(如Knoevenagel縮合)等。
- α-氫酸性:與羰基相鄰的亞甲基(-CH2-)上的氫原子(α-氫)具有一定的酸性,可以參與鹵仿反應、烷基化反應等。
- 重要中間體:茚酮結構廣泛存在于藥物化學、材料科學和天然産物合成中。它們是構建更複雜分子的關鍵骨架,用于合成治療心血管疾病、中樞神經系統疾病、炎症以及抗感染等藥物活性分子 。例如,一些非甾體抗炎藥(NSAIDs)和抗病毒藥物的核心結構就衍生自茚酮。
Indanone(茚酮)是一類具有特定稠環結構的芳香酮,主要包含1-茚酮和2-茚酮兩種異構體。它們不僅是研究有機反應機理(如羰基化學、芳香性影響)的重要模型化合物,更是藥物研發和精細化工中不可或缺的高價值合成砌塊,其獨特的結構賦予了它們在生物活性分子設計中重要的地位 。
來源參考:
- PubChem Compound Database (National Center for Biotechnology Information) - 提供詳細的化學結構、物理化學性質和部分生物活性信息 (https://pubchem.ncbi.nlm.nih.gov/)
- Merck Index 或CRC Handbook of Chemistry and Physics - 标準化學參考手冊,收錄化合物數據。
- 有機化學教材與綜述文獻 (如 Morrison & Boyd, Organic Chemistry; Jerry March, Advanced Organic Chemistry) - 系統闡述結構、反應及應用。
- 藥物化學期刊文獻 (如 Journal of Medicinal Chemistry, European Journal of Medicinal Chemistry) - 大量研究報道基于茚酮骨架的藥物設計與合成。
網絡擴展資料
"indanone" 是茚酮的英文名稱,具體指代一種有機化合物,以下是詳細解釋:
1.基本定義
- 化學結構:茚酮(Indanone)是茚(Indene)的酮類衍生物,分子式為 C₉H₈O,由苯環與五元環(含一個酮基)稠合而成。
- 異構體:存在兩種主要異構體:
- 1-茚酮(1-Indanone):酮基位于五元環的1號位(CAS號:83-33-0),熔點38-42℃,沸點243-245℃。
- 2-茚酮(2-Indanone):酮基位于五元環的2號位。
2.物理化學性質
- 外觀:通常為白色或類白色結晶固體。
- 溶解性:微溶于水(6.5 g/L,20℃),易溶于有機溶劑如乙醇、乙醚。
- 危險性:标記為Xn(有害),需避免吸入或接觸皮膚。
3.用途
- 有機合成:作為中間體用于合成藥物、香料及其他精細化學品,例如抗抑郁藥或抗菌劑的制備。
- 工業應用:部分衍生物(如3-Phenyl-7-(1-pyrrolidinyl)-1-indanone)可能用于材料科學或藥物研發。
4.其他注意事項
- 拼寫混淆:需注意與“Indan”(茚滿,C₉H₁₀,不含酮基)區分。
- 翻譯差異:提到的“1 in danone”可能為拼寫錯誤或無關内容。
如需進一步了解合成路徑或具體衍生物,可參考化學數據庫(如CAS號83-33-0)或專業文獻。
别人正在浏覽的英文單詞...
feed the fishconcentratebuild intovelocityundoneunsympatheticspoliationchippingjeaJinjiangjogslankiestmulticolouredpelletpermittingweighsbeneficial useJulie Andrewsnucleotide sequenceSWOT analysiswildlife managementacropachyautoregressionbenziodaronebiodynamicsChelidaediisopropylethylaminefalciformgeohypostratu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