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 [電] 白熾燈泡,白熾燈照
This is an incandescent bulb, whose light travels in all directions.
這是一盞白熾燈,它的光是向四面八方傳播的。
CFL Light Bulbs use about 25% less energy than an incandescent bulb.
節能燈燈泡使用節能燈泡比白熾燈少25%左右。
One held an incandescent bulb, another a CFL. The third was for Sharenow's LED.
其中一個是白熾燈,一個是節能燈,第三個就是Sharenow的LED。
It doesn't affect the lamp life of an incandescent bulb very much, says Rubinstein.
Rubinstein說,對白熾燈泡的燈來說,壽命不會有很大影響。
Some people prefer the warmer glow of an incandescent bulb to the light produced by CFLs.
一些人偏好具有暖色光照的白熾燈而不喜歡CFLs發出的光照。
白熾燈泡 (Incandescent Bulb) 是一種通過電流加熱燈絲至白熾狀态而發光的電光源。其核心工作原理是電熱發光:當電流通過燈泡内高電阻的金屬燈絲(通常是鎢絲)時,燈絲因電阻産生大量熱量,溫度急劇升高(通常達到2200°C至3000°C),達到白熾狀态,從而發出可見光。這種發光方式本質上是熱輻射。
主要組成部分與工作原理:
曆史背景: 白熾燈泡的發明是電氣照明史上的裡程碑。雖然早期有多位發明家進行過類似嘗試,但托馬斯·愛迪生(Thomas Edison)及其團隊在1879年取得了關鍵性突破。他們通過大量實驗找到了適合的燈絲材料(最初是碳化棉線,後發展為更耐用的鎢絲)并完善了燈泡的真空密封技術,制造出了第一個具有實用價值、壽命較長的商用白熾燈泡。(來源:美國能源部 - 照明曆史概述)。愛迪生于1880年獲得相關專利,推動了電燈的普及。(來源:IEEE全球曆史網絡 - 愛迪生電燈專利)。
主要特點與優缺點:
現狀: 由于白熾燈泡的能源效率低下,全球許多國家和地區(包括歐盟、美國、中國等)已逐步淘汰或限制銷售普通照明用的白熾燈泡,轉而推廣更節能的照明産品,如緊湊型熒光燈(CFL)和發光二極管(LED)燈。LED燈在效率、壽命和環保方面具有顯著優勢,已成為主流的替代照明技術。(來源:國際能源署 - 高效照明政策簡報)。然而,白熾燈泡因其獨特的光質和瞬時啟動特性,在某些特殊應用場合(如需要高溫的環境、特定氛圍照明或需要連續光譜的場合)仍有少量使用。
"Incandescent bulb"(白熾燈泡)是一種通過電流加熱燈絲至白熾狀态而發光的照明設備。以下是詳細解析:
1. 核心原理 燈絲(通常為鎢絲)通電後溫度升至約2700°C,因電阻産生熱量達到白熾狀态發光。該過程僅有約5%能量轉化為光,其餘以熱能散失。
2. 結構特征
3. 曆史地位 1880年愛迪生改良後實現商業化,成為20世紀主流照明方式,但2010年後全球多國(歐盟、中國等)陸續淘汰其生産,因能效過低。
4. 優缺點對比 ▪️ 優點:光線溫暖連續、成本低廉、兼容調光器 ▪️ 缺點:壽命僅約1000小時(LED的1/25)、能耗高(60W白熾燈≈8W LED同等亮度)
5. 現存應用 目前主要用于特殊場景:複古裝飾燈具、烤箱指示燈、需要紅外加熱的孵化設備等。部分國家允許醫療/工業用途特例使用。
注:白熾燈淘汰政策促使照明能效提升80%以上,每年減少數億噸二氧化碳排放。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