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postor是什麼意思,impostor的意思翻譯、用法、同義詞、例句
impostor英标
英:/'ɪmˈpɒstər/ 美:/'ɪmˈpɑːstər/
常用解釋
冒名頂替者
詞性
複數:impostors
類别
GRE
常用詞典
n. 騙子;冒充者
例句
The rich man's granddaughter is actually an impostor.
富豪的孫女其實是個冒名頂替者。
The impostor defrauded my family of $100,000.
這個冒充者騙了我家十萬美元。
He inadvertently found the plot of the impostor.
他無意間發現了那個冒名頂替者的陰謀。
He felt like an impostor among all those intelligent people, as if he had no right to be there.
他感覺自己在所有那些聰明人中間像個冒牌貨 好像自己無權在那兒
I am no impostor—she will say it; you shall hear it from the sweetest lips in England.
我不是騙子——她會這麼說的;你會從英國最甜的嘴裡聽到這句話。
You might have been an impostor.
你很可能是個冒牌貨。
We discovered him to be an impostor.
我們發現他是個冒名頂替的騙子。
You're not my brother, you impostor!
你不是************,你是個騙子!
The impostor was finally discovered.
這個冒名頂替者終于被發現了。
同義詞
n.|fraud/sharp;騙子;冒充者
專業解析
"Impostor"(也拼作 "imposter")是一個名詞,指冒充他人身份、假冒某種資格或頭銜的人,通常帶有欺騙或欺詐的意圖。其核心含義在于通過虛假的身份或資質來獲取本不該屬于自己的信任、地位、利益或機會。
詳細解釋如下:
-
核心含義:冒名頂替者
- 這個詞最直接的意思是指一個故意假裝成别人的人。例如,有人可能冒充一位名人、一位已故者的繼承人、一位有資質的專業人士(如醫生、律師),或者一個擁有特定身份(如貴族、皇室成員)的人。
- 這種行為本質上是欺騙性的,目的是為了獲取某種好處,如金錢、財産、特權、社會地位、感情或者逃避法律制裁。
-
心理學引申義:冒充者綜合征
- 在心理學領域,"impostor" 衍生出了 "impostor syndrome"(冒充者綜合征)這個常用短語。
- 它描述的是一種心理現象:個體盡管擁有客觀的成功證據(如成就、技能、認可),卻持續地、内在地恐懼被他人識破自己是個“騙子”,認為自己不配獲得成功,并将成就歸因于運氣、時機或欺騙了他人,而非自身的能力或努力。雖然這裡不是指真正的冒名頂替者,但借用這個詞形象地表達了當事人内心的不真實感和對“暴露”的焦慮。
-
詞源與用法
- "Impostor" 源自拉丁語 imponere(意為“強加于”或“欺騙”),經由法語 imposteur 進入英語。
- 它通常帶有強烈的負面含義,暗示着蓄意的欺騙和不道德的行為。
- 近義詞包括:騙子 (fraud, cheat, deceiver, charlatan, pretender),冒牌貨 (fake, phony)。
- 反義詞包括:真實的人 (genuine article),本人 (real person),合法持有者 (legitimate holder)。
總結來說,"impostor" 主要指一個通過假冒身份或資質進行欺詐的人,其行為核心是欺騙和獲取不當利益。在心理學語境下,"impostor syndrome" 則指個體内心深處的自我懷疑和不配得感。
參考來源:
- 牛津英語詞典 (Oxford English Dictionary) - 提供權威的詞源、定義和曆史用法。(可訪問牛津大學出版社官網或授權線上詞典庫查詢)
- 劍橋詞典 (Cambridge Dictionary) - 提供清晰的定義和實用例句。(可訪問劍橋詞典官網)
- 梅裡亞姆-韋伯斯特詞典 (Merriam-Webster Dictionary) - 提供詳細的釋義、同義詞和詞源。(可訪問梅裡亞姆-韋伯斯特官網)
- 美國心理學會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 對 "impostor phenomenon/syndrome" 有專業的解釋和研究。(可訪問APA官網相關條目)
網絡擴展資料
以下是關于單詞impostor 的詳細解釋:
1. 基本定義
Impostor(也拼作imposter)指通過冒充他人身份或僞裝自身能力進行欺騙的人,常譯為“冒名頂替者”或“騙子”。其核心含義是通過虛假身份或僞裝達到欺騙目的,例如:
- 例句:He claimed to be a doctor, but he was an impostor.(他自稱是醫生,但實際是個騙子。)
2. 詞源與演變
- 源自拉丁語imponere(意為“放置、欺騙”),由in-(進入)和ponere(放置)組成,後演變為法語imposteur,最終在16世紀進入英語。
- 早期主要用于描述冒充權威人士或專業人士的欺詐行為,現代用法更廣泛,可指任何形式的身份僞裝。
3. 使用場景
- 冒充身份:如冒名頂替他人參與考試或入職(例:She used her sister's ID to apply for the job, acting as an impostor.)。
- 能力僞裝:如自稱專家卻缺乏實際技能(例:The self-proclaimed tech guru turned out to be an impostor.)。
- 文學/影視作品:常用于懸疑或犯罪題材,描述角色通過僞裝身份推動劇情(例:The impostor in the film pretended to be a wealthy heir.)。
4. 拼寫變體與近義詞
- 拼寫:美式英語中更常用impostor,而imposter 為非正式變體。
- 近義詞:fraud(欺詐者)、pretender(僞裝者)、sham(假貨)、deceiver(欺騙者)。
5. 常見搭配與延伸用法
- Impostor syndrome(冒名頂替綜合征):指個體自我懷疑、認為自己不配取得成就的心理現象。
- 固定表達:unmask/reveal an impostor(揭穿騙子)、live as an impostor(以虛假身份生活)。
如需更多例句或詞源細節,可參考權威詞典(如牛津、韋氏)或網頁來源。
别人正在浏覽的英文單詞...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