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 [礦物] 藍钼礦
Ilsemannite是一種稀有的次生礦物,其化學組成主要為非晶态或隱晶态的三氧化钼(MoO₃)的水合物。它通常被視為钼華(molybdite)的非晶質或隱晶質變體。以下是關于ilsemannite的詳細解釋:
1. 化學組成與命名 Ilsemannite的化學式通常表示為Mo₃O₈·nH₂O(其中n代表不确定的水分子數量),表明其以水合氧化钼為主要成分。該礦物以德國化學家Johann Ilsemann(1840-1912)的名字命名,以表彰他對含钼礦物研究的貢獻。Ilsemann在19世紀末首次描述了此類非晶質钼氧化物礦物。
2. 物理與光學性質
3. 産狀與成因 Ilsemannite是钼礦床氧化帶的典型次生礦物,由原生钼礦物(如輝钼礦,MoS₂)經風化作用氧化形成。其形成過程可表示為: $$ 2text{MoS}_2 + 7text{O}_2 + 2text{H}_2text{O} rightarrow 2text{MoO}_3 + 4text{H}^+ + 4text{SO}_4^{2-} $$ 生成的MoO₃進一步水合形成ilsemannite。它常與钼華(MoO₃)、鐵钼華(ferrimolybdite, Fe₂(MoO₄)₃·8H₂O)等礦物共生。
4. 用途與研究意義 Ilsemannite本身無重要經濟價值,但作為钼礦床氧化帶的指示礦物,對地質勘探和礦床成因研究具有意義。其獨特的藍色調在礦物收藏領域有一定吸引力。此外,非晶态钼氧化物的形成機制對理解表生環境中的元素遷移規律有科學價值。
5. 鑒别特征 深藍色至黑色、低硬度、土狀形态及與钼礦床的關聯是其關鍵鑒别标志。X射線衍射分析通常顯示其非晶質特征(彌散衍射峰),而化學成分分析可确認钼為主要元素。
參考資料:
Ilsemannite(藍钼礦)是一種含钼的礦物,其名稱來源于德國化學家Johann Ilsemann。根據愛詞霸線上詞典的釋義,該詞發音為英式['ɪlsəmənaɪt]、美式['ɪlsəmənaɪt],屬于礦物學術語。
補充說明:
由于當前可查證信息有限,建議通過《礦物學手冊》或地質數據庫獲取更詳細的晶體結構、産地分布等專業數據。
white-skinnedconcern oneself withcounterpoisehyperactivitymothballisolationismdiastaticdiimineglaryLuckspedagogicalshavensympathisedconsumer goodshand leverreinforcing steelrestricted spacesediment transportamethopterinaproctiaBeverleybindlestiffdeaminationdiphacinoneequidistributedhypercohomologyisomanoeneisopulegoneKDClapid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