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冰鎬
Ice axe safety tuck-away slots.
冰鎬安全抱膝客場插槽。
The flat cutting end of the ice axe head.
冰斧一端平切的部份。
If there is snow, you have to bring with you crampons, an ice axe, ice piton and snow goggles.
如果趕上下雪的話,你還得帶上尖,破冰斧,冰錐和雪地眼鏡。
Well, if there is snow, you have to bring with you crampons, an ice axe, ice piton and snow goggles.
如果趕上下雪的話,你還得帶上(裝在登山靴上的)尖鐵釘、破冰斧,冰錐和雪地眼鏡。
Getting there took me through two days of snow, ice and below-freezing camping conditions, using crampons, an ice axe, and more layers than I thought I owned.
經受着冰雪和低溫的考驗,在鞋底釘和冰斧的幫助下,我用了整整2天的時間才終于成功登頂。
冰鎬(ice axe)是登山和冰雪地形探險中不可或缺的專業工具,主要用于冰雪環境下的攀爬、制動及維持平衡。根據美國登山協會的定義,冰鎬由鎬頭、鎬柄和腕帶三部分組成。其鎬頭通常包含扁頭(adze)和尖頭(pick),扁頭可用于劈砍冰面或雪面以制造支撐點,尖頭則用于插入冰層固定身體;鎬柄多為鋁合金或碳纖維材質,兼具輕量化與高強度特性。
在技術應用層面,國際登山指南聯合會(IFMGA)指出,冰鎬的長度和形狀需根據使用場景調整:短鎬(50-70厘米)適用于陡峭冰壁攀爬,長鎬(70-90厘米)則多用于雪坡行走及滑墜制動。例如在阿爾卑斯式攀登中,登山者常采用“三點支撐”原則,通過冰鎬與冰爪的配合确保穩定性。
曆史文獻顯示,冰鎬的雛形可追溯至19世紀歐洲阿爾卑斯探險時期,早期為木質直柄設計。現代冰鎬的弧形鎬柄和熱鍛造技術由Black Diamond等專業裝備公司于20世紀80年代率先推廣,顯著提升了沖擊吸收效率。權威醫學期刊《荒野與環境醫學》強調,未經專業訓練使用冰鎬可能引發安全隱患,建議使用者至少完成16小時以上的冰川學校課程認證。
“Ice axe”是一個複合詞,由“ice”(冰)和“axe”(斧)組成,指專門用于冰雪環境的工具。以下是詳細解釋:
1. 基本定義
Ice axe(冰鎬/冰斧)是一種登山裝備,主要用于冰雪地形的攀登、支撐和制動。它的頭部通常由金屬制成,包含尖頭(pick)和扁頭(adze),手柄部分為直杆或彎曲設計,便于抓握。
2. 功能與用途
3. 結構特點
4. 使用場景
常見于高山攀登、冰川徒步、攀冰等冰雪運動。根據地形和用途,冰鎬分為不同等級,如基礎型、技術型等。
補充說明:
“Ice”在複合詞中作名詞修飾“axe”,強調其適用環境(冰雪)。單獨使用時,“ice”還可表示冰塊、冰淇淋或動詞“結冰”(如“The pond iced over”)。若需了解專業裝備參數,建議參考登山器材手冊或專業戶外資料。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