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是什麼意思,I的意思翻譯、用法、同義詞、例句
i英标
英:/'aɪ/
常用解釋
我
類别
初中,高中,CET4,CET6,考研
常用詞典
pron. 我
n. 碘元素;字母I
abbr. 不及物動詞 (intransitive verb)
例句
I went home yesterday.
我昨天回家了。
I fell in love with a girl.
我喜歡上了一個女孩。
I am Chinese.
我是中國人。
Am I invited?
邀請我了嗎
I could hardly refuse, could I?
我很難拒絕,是不是?
I dreamt (that) I got the job.
我夢見自己得到了那份工作。
I grazed my knee when I fell.
我摔了一跤,把膝蓋擦破了。
I shouted as loud as I could.
我聲嘶力竭地喊着。
When I saw him I went berserk.
一看到他我就氣的發狂。
專業解析
"I" 的詳細語義解析
作為英語中最基礎的人稱代詞,"I" 是主格第一人稱單數形式,指代說話者或寫作者本人。其核心功能是構建語言主體性,體現說話者的視角與立場。根據《牛津英語詞典》記載,"I" 的詞源可追溯至古英語"ic",經中古英語簡化形成,其大寫形式自13世紀起成為書面規範,突顯自我意識在語言表達中的重要性。
在語言學層面,"I" 具有三重屬性:
- 指稱功能:在言語行為中直接指向說話主體,如"我認為..."構成認知表達框架;
- 語法标記:作為句子主語時決定謂語動詞形式(例:I am going);
- 身份載體:在叙述中承載個人身份認同,哲學家米德(George H. Mead)在《心靈、自我與社會》中指出,語言中的"我"是構建社會自我的符號介質。
心理學研究顯示(參見《人格與社會心理學雜志》相關研究),"I" 的使用頻率與個體自我關注度呈正相關。在文學領域,意識流作家如伍爾夫(Virginia Woolf)通過密集使用"I" 創造内心獨白效果,《達洛維夫人》開篇即通過連續17個"I" 構建人物心理空間。
網絡擴展資料
單詞 "I" 的詳細解釋
一、基礎含義與語言用法
-
英語中的第一人稱代詞
- 含義:作為主格代詞,"I" 表示說話者自身,是英語中使用頻率最高的第一人稱單數代詞,用于句子的主語或賓語。
- 詞源:源于古英語的 "ic",後簡化為 "i"。為避免手寫時與前後字母混淆,約1250年起英格蘭方言中開始使用大寫的 "I"。
- 示例:
- "I am happy to see you."(我很高興見到你)
- "I believe in hard work."(我相信努力)
-
漢語拼音中的韻母
- 作用:字母 "i" 是漢語拼音的單韻母,既可作為韻腹(如 "in"),也可作為韻頭(如 "ian")或韻尾(如 "ai"),覆蓋普通話中約40%的韻母。
二、學科領域中的特殊含義
-
數學
- 虛數單位:小寫 "i" 表示虛數單位,定義為√-1,滿足 \( i = -1 \)。
- 單位矩陣:大寫 "I" 表示對角線全為1、其餘為0的矩陣。
-
化學
- 元素符號:大寫 "I" 代表碘元素,原子序數53,相對原子質量126.9,性質包括低導電性(\( 8.0 \times 10^{-16} \, \text{S/cm} \))和高汽化熱(20.752 kJ/mol)。
-
物理
- 電流與光強:大寫 "I" 表示電流(單位安培A)或光強。
-
羅馬數字
三、文化與符號擴展
-
字符編碼
- ASCII與Unicode:大寫 "I" 對應十進制73(Unicode U+0049),小寫 "i" 對應105(Unicode U+0069)。
-
土耳其語的特殊性
- 帶點的 "İ" 和不帶點的 "I" 是兩個獨立字母,發音和用法不同。
-
其他領域
- 品牌與文化:如蘋果公司的 "i" 系列産品(iPhone、iPad)象征創新與簡約。
- 網絡用語:諧音 "愛"(如 "我i了")。
四、總結
"I" 的多元性體現在:
- 語言:自我表達的核心符號;
- 科學:跨越數學、物理、化學的通用标識;
- 文化:從古文字演變為現代科技與網絡文化的載體。
其曆史演變(如從腓尼基字母到拉丁字母)和跨領域應用,展現了符號在人類知識體系中的核心地位。
别人正在浏覽的英文單詞...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