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ysteresisograph是什麼意思,hysteresisograph的意思翻譯、用法、同義詞、例句
常用詞典
n. 磁滞回線記錄儀
專業解析
hysteresisograph 是一個專業術語,主要用于電磁學和材料科學領域。它指的是一種專門用于測量和記錄材料磁滞回線(hysteresis loop)的儀器。
以下是其詳細解釋:
-
核心功能:測量磁滞現象
- 磁滞現象是鐵磁性材料(如鐵、钴、鎳及其合金)和鐵電材料的一種特性。當這些材料受到外部磁場(對于磁性材料)或電場(對于鐵電材料)作用時,其内部的磁化強度或電極化強度會發生變化。
- 關鍵點在于,當外部場撤去後,材料的磁化狀态或極化狀态并不完全回到零,而是保留了一部分(稱為剩磁)。要使狀态完全歸零,需要施加一個反向的場(稱為矯頑力)。這種磁化/極化狀态的變化滞後于外加場的變化的現象,就稱為磁滞。
- hysteresisograph 的核心任務就是精确地測量和描繪出這種滞後關系,即磁化強度(B)或極化強度(P)隨外加磁場(H)或電場(E)變化的閉合曲線,這條曲線被稱為磁滞回線或電滞回線。
-
工作原理(典型磁性材料測量):
- 勵磁系統: 儀器通常包含一個螺線管或電磁鐵,用于産生可精确控制和掃描的磁場(H)。
- 樣品: 被測材料樣品置于這個磁場中。
- 感應系統: 使用探測線圈(通常環繞樣品)來感應樣品磁通量(Φ)的變化。根據法拉第電磁感應定律,磁通量的變化會線上圈中産生感應電壓(V)。通過積分電路處理這個電壓信號,可以得到與磁通密度(B)成正比的信號。
- 記錄/顯示系統: 儀器将實時測量的磁場強度(H)信號和磁通密度(B)信號輸入到X-Y記錄儀或數字繪圖系統中。通過掃描磁場(例如從正向飽和到負向飽和,再回到正向飽和),儀器就能自動描繪出完整的B-H磁滞回線。
- 對于鐵電材料的測量,原理類似,但施加的是電場(E),測量的是極化強度(P)或電荷(Q),描繪的是P-E電滞回線。
-
應用與重要性:
- 材料表征: 磁滞回線是表征磁性材料(軟磁、硬磁)和鐵電材料性能的最基本、最重要的曲線。通過分析回線形狀和關鍵參數(如剩磁、矯頑力、飽和磁化強度、磁導率、損耗等),可以評估材料的磁性能或電性能優劣。
- 研發與質量控制: 在磁性材料(如變壓器鐵芯、永磁體、磁記錄介質)和鐵電材料(如存儲器、傳感器、執行器)的研發、生産和質量控制過程中,hysteresisograph 是必不可少的測試設備。
- 理解物理機制: 磁滞回線的測量有助于深入理解材料的磁疇結構、疇壁運動、損耗機制等基礎物理問題。
總結來說,hysteresisograph 是一種精密的實驗儀器,其核心功能在于自動測繪材料的磁滞回線或電滞回線,為研究材料的磁學或電學特性、評估其性能以及在相關工業領域的應用提供關鍵數據。 其名稱直接反映了其功能:hysteresis
(滞後) + graph
(描繪/記錄儀)。
網絡擴展資料
對“hysteresisograph”的解釋如下:
定義
Hysteresisograph(正确拼寫應為 hysteresisograph)是一種用于記錄或繪制物質磁滞現象的儀器,中文可譯為“磁滞曲線測定儀”“遲滞曲線記錄儀”。它的核心功能是量化材料在交變磁場中磁化狀态變化的滞後特性。
原理與應用
- 磁滞現象:指材料磁化強度變化滞後于外部磁場變化的現象(參考、)。
- 儀器功能:通過測量磁場強度(H)與磁感應強度(B)的關系,繪制磁滞回線(B-H曲線),進而分析材料的磁化、剩磁、矯頑力等參數。
- 典型應用:常見于磁性材料研究(如鐵磁體)、電子元件(變壓器、電感器)的優化設計,以及工業質檢中材料磁性能的标準化測試。
補充說明
- 該詞由“hysteresis”(滞後)與“-graph”(記錄儀)組合而成,與“hysteresis graph”(磁滞曲線圖)含義相關但側重不同:前者指儀器,後者指數據圖形(、)。
- 在非磁性領域(如彈性材料形變研究),該儀器也可能用于測量機械應力-應變的滞後效應。
如需更詳細的技術參數或品牌型號,可參考電磁學專業文獻或儀器手冊。
别人正在浏覽的英文單詞...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