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英:/',haɪpəʊkɒn'draɪəsɪs/ 美:/'ˌhaɪpəkɑːnˈdraɪəsɪs/
複數 hypochondriases
n. [醫] 疑病症
The latter are in order as follows: Hypochondriasis, Depression, Hysteria and Psychopathic Deviate.
後者依次為:疑病症、抑郁症、歇斯底裡症和精神病态。
Just as anxiety can be treated with medication, hypochondriasis can, too.
正如焦慮可以用藥物治療一樣,疑病症也能。
The delusive contents were commonly self-accusation and self-guilty, hypochondriasis.
妄想内容以自責自罪,疑病妄想多見。
By the late 19th century, however, hypochondriasis had come to mean illness without a specific cause.
但是,到19世紀末,疑病症一詞被用來表示“沒有具體原因的疾病。”
To examine the effectiveness and comparative effectiveness of any form of psychotherapy for the treatment of hypochondriasis.
檢視各種形式的心理治療對于慮病症的治療效果與相對效果。
Hypochondriasis(疑病症)是一種以持續擔憂自己患有嚴重疾病為核心特征的精神障礙,屬于焦慮相關疾病的範疇。患者即使醫學檢查未發現異常,仍會過度關注身體的輕微不適(如頭痛、疲勞),并将其錯誤解讀為緻命疾病的征兆。
根據《精神障礙診斷與統計手冊第五版》(DSM-5),該症狀被歸類為疾病焦慮障礙(Illness Anxiety Disorder),診斷标準包括:持續至少6個月的健康擔憂、對疾病可能性的過度警覺,以及即使醫學評估結果正常也無法緩解焦慮。
世界衛生組織在《國際疾病分類第11版》(ICD-11)中将疑病症編碼為6B23,強調其與軀體症狀障礙的關聯性,并指出患者可能伴隨回避行為(如頻繁更換醫生)或反複尋求醫學确認。
權威醫學機構如梅奧診所指出,疑病症的成因涉及遺傳、童年創傷、長期壓力等多因素,治療通常采用認知行為療法(CBT)和選擇性5-羟色胺再攝取抑制劑(SSRIs)藥物幹預。約翰霍普金斯醫學院的研究顯示,約60%的患者在系統治療後症狀顯著改善。
參考來源:
hypochondriasis(疑病症)是一種以過度擔憂自身健康為核心特征的心理障礙,具體解釋如下:
hypochondriasis又稱疑病性神經症,屬于神經症的一種。患者長期對自身健康存在不合理擔憂,堅信或懷疑自己患有嚴重疾病,即使醫學檢查結果正常或醫生解釋也無法消除疑慮。其典型表現為:
特征 | 說明 | 來源 |
---|---|---|
發病年齡 | 20-30歲高發,中老年亦常見 | |
性别差異 | 男性多在40歲,女性50歲左右 | |
核心誘因 | 對"身體畸形"或"内髒病變"的強迫性關注 |
注:2013年DSM-5已将此診斷歸入"軀體症狀障礙"和"疾病焦慮障礙",但專業文獻仍沿用hypochondriasis術語。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