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複數 hyphopodia
n. 菌足;附着枝
hyphopodium(複數形式:hyphopodia)是植物病理學和真菌學中的專業術語,指某些寄生性真菌菌絲上形成的特化附着結構。這一結構通常呈現為菌絲末端或側面的小型膨大或分支,功能上類似于“吸盤”,幫助真菌牢固地黏附在宿主植物表面,為後續侵入過程提供機械支撐。
從形态學角度,hyphopodium可能分化為兩種類型:簡單型的球狀膨大,或複雜型的分支結構。部分病原真菌(如白粉菌科Erysiphaceae)通過該結構分泌粘性物質和降解酶,軟化植物表皮角質層,輔助侵入釘(penetration peg)的形成。研究表明,稻瘟病菌(Magnaporthe oryzae)的hyphopodium發育與G蛋白信號通路密切相關,這一發現已被《真菌遺傳學與生物學》期刊收錄(DOI:10.1016/j.fgb.2020.103428)。
該術語的詞源可追溯至希臘語“hyphē”(意為網或織物)和“podos”(足),字面含義為“菌絲足”。在植物病害循環中,hyphopodium的形成标志着真菌從腐生階段向寄生階段的轉變,這一關鍵過程在《植物病原真菌學》(Agrios, 2005)等權威教材中有詳細闡述。
hyphopodium 是一個生物學術語,主要用于描述真菌或某些植物的特殊結構。以下是綜合多來源的詳細解釋:
hyphopodium 指一種附着枝,常見于真菌的菌絲結構或某些寄生性植物的器官。它的主要功能是幫助生物體固定在宿主表面,促進營養吸收或寄生關系的建立。
例如,在植物病原真菌(如白粉菌)中,hyphopodium 幫助菌絲固定在植物表皮,形成侵入釘以穿透宿主細胞壁,進而吸收養分。
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分類或實例,可參考植物學或真菌學領域的專業文獻。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