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 高尿酸血症
高尿酸血症(hyperuricacidemia)是指血液中尿酸濃度持續超過正常範圍的代謝性疾病。該術語由希臘語詞根"hyper-"(過高)、"uric"(尿酸)和"-emia"(血液中的狀态)組合而成,字面含義為"血液中尿酸過多"。
根據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NIH)下屬的遺傳與罕見病信息中心(GARD)定義,正常血清尿酸濃度男性應低于7.0 mg/dL(416 μmol/L),女性應低于6.0 mg/dL(357 μmol/L)。當濃度持續超過此阈值時,尿酸鹽可能形成結晶沉積在關節、腎髒等組織,引發痛風性關節炎或尿酸性腎結石等并發症。
其發病機制主要涉及兩方面:①尿酸生成過多,常見于嘌呤代謝酶缺陷(如次黃嘌呤-鳥嘌呤磷酸核糖轉移酶缺乏症)或骨髓增殖性疾病;②尿酸排洩減少,多與腎功能異常或特定轉運蛋白功能障礙相關。英國國家醫療服務體系(NHS)指出,約90%的病例屬于排洩減少型。
臨床上可分為無症狀期和症狀期。無症狀期僅表現為血尿酸升高,而症狀期則出現痛風急性發作、痛風石形成或尿酸性腎病。世界衛生組織(WHO)國際疾病分類(ICD-11)将其編碼為ME65.3。
治療方面,美國風濕病學會(ACR)指南推薦别嘌呤醇作為首選降尿酸藥物,起始劑量需根據腎功能調整。同時建議控制飲食嘌呤攝入,限制酒精(特别是啤酒)和果糖飲料,保持每日飲水量2000ml以上以促進尿酸排洩。
"hyperuricacidemia"(也可拼寫為hyperuricaemia)是醫學專業術語,指血液中尿酸濃度異常升高的病理狀态,中文譯為高尿酸血症。以下為詳細解析:
若出現關節疼痛或血尿酸持續偏高,建議及時就醫以預防并發症。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