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urricane Katrina是什麼意思,Hurricane Katrina的意思翻譯、用法、同義詞、例句
常用詞典
卡特裡娜飓風
例句
The insurance industry will pay out billions of dollars for damage caused by Hurricane Katrina.
保險業将為卡特裡娜飓風造成的損失賠付數十億美元。
They could not smell the putrid mud that covered the ninth ward of New Orleans after Hurricane Katrina passed.
他們聞不到卡特裡娜飓風過後覆蓋新奧爾良第九區的腐爛泥土的味道。
The city was devastated by Hurricane Katrina in 2005.
新奧爾良市在2005年的卡特裡娜飓風中受到嚴重破壞。
The White House's response to Hurricane Katrina was dismal.
白宮在卡特裡娜飓風到來時的反應叫人心寒不已。
In New Orleans, Hurricane Katrina saw looting on a shocking scale.
卡特麗娜飓風過後新奧爾良爆發的搶奪風潮令人震驚。
專業解析
飓風卡特裡娜 (Hurricane Katrina) 是2005年8月下旬襲擊美國墨西哥灣沿岸的一場極具破壞性的五級大西洋飓風。它被認為是美國曆史上造成損失最慘重的自然災害之一,對新奧爾良市及周邊地區造成了災難性影響。
-
災害曆程與強度:
- 卡特裡娜于2005年8月23日在巴哈馬附近形成,最初為熱帶低壓。它迅速增強,于8月25日首次登陸美國佛羅裡達州時為一級飓風。
- 進入墨西哥灣溫暖的開放水域後,卡特裡娜經曆了顯著的增強過程。8月28日,它達到了薩菲爾-辛普森飓風等級中的最高級别——五級飓風,中心附近最大持續風速高達每小時280公裡(175英裡),中心最低氣壓低至902毫巴。
- 8月29日,卡特裡娜以三級飓風的強度在路易斯安那州普拉克明教區(Plaquemines Parish)再次登陸,隨後又在路易斯安那州和密西西比州交界附近第三次登陸。盡管登陸時強度有所減弱,但其破壞力依然極其巨大。
-
災難性破壞:
- 風暴潮: 卡特裡娜最緻命的破壞力來自于其産生的巨大風暴潮。在密西西比州和阿拉巴馬州的海岸線,風暴潮高達6到9米(20到30英尺),向内陸推進了10到20公裡(6到12英裡),徹底摧毀了沿海社區。
- 新奧爾良防洪系統失效: 路易斯安那州新奧爾良市因其地理位置低于海平面,依賴複雜的堤壩和泵站系統防洪。卡特裡娜帶來的風暴潮和強降雨導緻該市多處防洪堤壩災難性潰決,超過80%的城市區域被洪水淹沒,部分區域水深達6米(20英尺)。洪水持續了數周,這是該市遭受的最具标志性的破壞。
- 風災與降雨: 強風摧毀了建築物、樹木和電力設施,導緻大面積停電。強降雨也引發了内陸地區的洪澇災害。
-
深遠影響:
- 人員傷亡: 飓風卡特裡娜直接和間接導緻超過1,800人死亡,其中絕大多數發生在路易斯安那州,尤其是新奧爾良市。
- 大規模疏散與流離失所: 災難迫使數十萬居民緊急疏散,許多人成為長期流離失所者,遷往美國其他州,形成了美國曆史上規模最大的國内人口遷移事件之一。
- 經濟損失: 卡特裡娜造成的總經濟損失估計高達1,250億美元(2005年美元價值),使其成為美國曆史上經濟損失最慘重的飓風(後于2017年被飓風哈維和瑪利亞超越)。損失主要來自財産破壞、基礎設施損毀和經濟活動中斷。
- 社會與政府應對危機: 災難暴露了聯邦、州和地方各級政府在應急準備、響應和協調方面存在的嚴重缺陷。災後混亂的救援行動、避難所條件惡劣以及恢複重建工作的緩慢引發了廣泛的批評和社會反思。
-
災後恢複與遺産:
- 災後重建工作漫長而艱巨,耗資巨大。新奧爾良市重建并加固了其防洪系統,使其達到更高的防護标準。
- 卡特裡娜深刻改變了墨西哥灣沿岸地區的社會結構和城市景觀,許多社區至今仍可見其影響。
- 這場災難促使美國重新審視和改進其國家應急管理體系、飓風預警系統和災害應對能力。
- 由于其巨大的破壞力和深遠影響,“卡特裡娜”這個名字已從大西洋熱帶氣旋命名表中永久退役。
參考資料來源:
- 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國家飓風中心 (NOAA National Hurricane Center): 提供飓風路徑、強度、報告等官方記錄。https://www.nhc.noaa.gov/data/tcr/AL122005_Katrina.pdf
- 美國陸軍工程兵團 (U.S. Army Corps of Engineers): 負責調查新奧爾良堤壩失效原因及後續防洪系統重建。https://www.mvn.usace.army.mil/
- 路易斯安那州衛生廳 (Louisiana Department of Health): 發布關于卡特裡娜飓風相關死亡的官方統計報告。https://ldh.la.gov/
- 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國家環境信息中心 (NOAA National Centers for Environmental Information): 統計美國重大天氣氣候災害事件的經濟損失數據。https://www.ncei.noaa.gov/access/billions/
- 美國聯邦緊急事務管理署 (Federal Emergency Management Agency - FEMA): 參與災後響應與恢複工作,其經驗教訓影響了國家應急管理政策。https://www.fema.gov/disaster/hurricane-katrina
網絡擴展資料
Hurricane Katrina(卡特裡娜飓風)是2005年襲擊美國的一場極具破壞性的熱帶氣旋,其名稱“Katrina”源自人名,原意為“純潔的”()。以下是關于該詞彙的詳細解釋:
1.基本定義
- Hurricane:指大西洋和東北太平洋地區的熱帶氣旋,風速達到74英裡/小時(約119公裡/小時)以上,屬于自然災害中最強烈的等級之一。
- Katrina:此處特指2005年8月形成的飓風名稱,由世界氣象組織按命名規則選定,無特殊氣象含義。
2.曆史背景與影響
- 破壞力:卡特裡娜飓風被美國國家氣候數據中心(NCDC)稱為“1780年以來大西洋海域最緻命的飓風”。它導緻美國墨西哥灣沿岸超過1800人死亡,新奧爾良市80%的地區被洪水淹沒。
- 經濟損失:保險業為此賠付了數十億美元,成為美國曆史上經濟損失最嚴重的自然災害之一。
3.社會與文化關聯
- 災後重建:聯邦應急管理局(FEMA)為災民提供了臨時拖車房等援助,但救災過程暴露了應急系統的缺陷。
- 命名規則:飓風名稱按固定列表循環使用,但造成特大災害的名稱(如Katrina)會被永久除名,以示紀念。
4.詞源補充
- 單詞“hurricane”源于美洲原住民語言中的風暴神“Hurican”。
如需了解更多細節,可參考氣象機構或曆史災害數據庫的完整記錄。
别人正在浏覽的英文單詞...
thenexcellentnecessitycatalystundirectedaholdblindedcurtaininginsinuativekiddielamlithoseremotormansopranosportierweightscalling upcultural practicesfeeding machinefundamental lawnucleotide sequencestrawberry jamumbrella termapocalypticalbortzbotanizedelistindiffusiblelipoatrophiamemome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