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oousia是什麼意思,homoousia的意思翻譯、用法、同義詞、例句
常用詞典
同一性
專業解析
homoousia(希臘語:ὁμοούσιος)是一個至關重要的基督教神學術語,尤其在三位一體教義的形成中具有核心地位。其字面意思為“同本質”或“同實體”,由希臘詞前綴“ὁμο-”(homo-,意為“相同”)和詞根“οὐσία”(ousia,意為“本質”、“實體”或“存在”)組合而成。
該術語的核心含義在于強調聖父與聖子共享完全相同的神聖本質或實體。這意味着:
- 本質同一性:聖子并非僅僅類似于聖父,或在某些屬性上與聖父相似,而是與聖父擁有完全相同的、獨一無二的神性本質。聖子不是被造的,而是從聖父而生的,與聖父永恒共存,在神性上絕對平等。
- 三位一體教義的基礎:homoousia 是《尼西亞信經》(325年)用來駁斥阿裡烏派異端的關鍵概念。阿裡烏派認為聖子是由聖父所造,與聖父本質不同(heteroousios)或僅是相似(homoiousios)。尼西亞會議明确宣告聖子“與父同質”(homoousion to Patri),确立了聖父與聖子完全同質的神學立場,為三位一體教義奠定了基礎。
- 與“homoiousios”的區别:與“同本質”(homoousia)相對的是“本質相似”(homoiousia,僅一個字母 iota 之差)。盡管兩者聽起來相近,但神學含義截然不同。“本質相似”意味着聖子與聖父的神性相似但不完全相同,可能暗示聖子的次等性。尼西亞會議堅決拒絕了這種妥協立場,堅持本質的絕對同一性(homoousia)。
權威性參考來源:
- 《尼西亞信經》(Nicene Creed, 325 AD):這是該術語獲得正式、權威性定義的最重要曆史文獻。它明确宣告聖子“與父同質”(希臘原文:ὁμοούσιον τῷ Πατρί)。關于信經文本及其曆史背景,可參考早期基督教文獻集或權威教會史著作 。
- 凱撒利亞的優西比烏(Eusebius of Caesarea):作為參與尼西亞會議的主教之一,他在其著作(如《緻其教區書》)中記錄了會議讨論和該術語的采用過程,提供了重要的曆史見證 。
- 阿塔那修(Athanasius of Alexandria):作為捍衛尼西亞信仰、反對阿裡烏派的主要鬥士,他在其大量著作(如《駁阿裡烏派》)中深入闡釋和捍衛了“homoousios”的教義,論證聖父與聖子的本質同一性對于救贖的必要性 。
- 權威神學辭典與百科全書:如《牛津基督教辭典》、《斯坦福哲學百科全書》中關于“三位一體”、“尼西亞信經”、“阿裡烏主義”等條目,均會對 homoousia 進行專業解釋和背景分析 。
網絡擴展資料
homoousia 是源自希臘語(ὁμοούσιος)的術語,主要用于*********神學領域,意為“同一本質”或“本體同一”。以下是詳細解釋:
1. 基本釋義
該詞由希臘語前綴 homo-(相同)和 ousia(本質、本體)組成,字面意為“同一本質”。在*********三位一體教義中,特指聖父與聖子具有完全相同的本體,而非僅是相似(如異端阿裡烏派主張的 homoiousia,即“相似本質”)。
2. 曆史背景
該術語在公元325年尼西亞會議上被确立為核心教義,用于駁斥阿裡烏主義,強調聖子與聖父的神性完全一緻,成為《尼西亞信經》的關鍵内容。
3. 發音與使用
- 英式音标:/həʊməʊ'u:zɪə/
- 美式音标:/hoʊmoʊ'uzɪr/
- 現代語境中多用于宗教哲學、神學文獻及曆史研究。
4. 擴展意義
在哲學讨論中,該詞也可引申為對“絕對同一性”的探讨,例如黑格爾哲學中主體與客體的絕對同一概念。
需要注意的是,該術語具有高度專業性,普通英語詞典收錄較少,建議通過神學詞典或學術文獻獲取更深入解讀。
别人正在浏覽的英文單詞...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