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ˌhɪməˈleɪən/
adj. (與)喜瑪拉雅山脈(有關)的
n. 色點貓
Governments have formed and disintegrated faster than a snowflake in a Himalayan gale.
政府形成再瓦解的速度比喜馬拉雅大風中的一片雪花還要快。
Located at the foot of the Himalayan mountains, Corbett is home to about 135 Bengal tigers.
科貝特位于喜馬拉雅山脈腳下,是135隻孟加拉虎的家園。
North India lives off Himalayan snows as well.
印度北部也靠喜馬拉雅的雪來滋潤。
Water supply from Himalayan glaciers is ebbing.
來自喜馬拉雅山冰川的水源正在減少。
Obstacles that are actually puny to them look Himalayan.
障礙物對他們看喜馬拉雅山來說,确實是微不足道的。
himalayan movement
喜馬拉雅運動
himalayan orogeny
喜馬拉雅運動;喜馬拉雅造山運動
Himalayan(喜馬拉雅)是位于亞洲中南部的巨型山脈系統,得名于梵語"hima"(雪)和"ālaya"(居所)的組合,意為"雪的居所"。該詞主要包含以下四層含義:
1. 地理學定義 Himalayan山脈橫跨中國、印度、尼泊爾等五國,全長約2400公裡,平均海拔超過6000米。其主體由三條平行山脈構成:大喜馬拉雅山脈、小喜馬拉雅山脈及外喜馬拉雅山脈,形成于5000萬年前印度闆塊與歐亞闆塊的碰撞(來源:美國地質調查局)。
2. 生态學特征 作為全球生物多樣性熱點區域,Himalayan山區分布着從熱帶雨林到高山草甸的垂直生态系統,栖息着雪豹、小熊貓等瀕危物種(來源:世界自然基金會)。冰川覆蓋面積達6萬平方公裡,是亞洲十大河流的水源地(來源:聯合國教科文組織)。
3. 文化象征意義 在藏傳佛教中被稱為"神山走廊",珠穆朗瑪峰(Everest)被當地夏爾巴人尊為"大地之母"。史詩《摩诃婆羅多》記載其"連接天地,衆神居所"的宗教地位(來源:大英百科全書)。
4. 現代科學應用 Himalayan造山運動為闆塊構造理論提供關鍵證據,其冰川退縮速度(每年0.3-1米)成為氣候變化研究的重要指标(來源:國際山地綜合發展中心)。
"Himalayan" 是一個多義詞,具體含義需結合語境理解:
1. 地理意義(形容詞)
指與喜馬拉雅山脈(Himalayas)相關的事物,如地形、生态等。例如:
2. 比喻義(形容詞)
形容“巨大的、難以逾越的”,常用于強調挑戰或障礙的規模。例如:
3. 動物學(名詞)
指“喜馬拉雅貓”,一種由暹羅貓與波斯貓雜交培育的品種,特征為藍眼睛和重點色毛發。
其他要點
如需更詳細的地理或生物學信息,可參考權威詞典或學術資料。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