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 異雄核受精
heterofertilization(異雄核受精) 是指同一朵花的胚囊中,卵細胞和極核分别被來自不同花粉管(即不同雄性親本)的精細胞受精的現象。這種現象主要發生在雙受精植物(如大多數被子植物)中,會導緻同一個種子内的胚(來自受精卵)和胚乳(來自受精極核)具有不同的基因型。
其詳細機制和意義如下:
發生機制
在雙受精過程中,一個花粉管通常釋放兩個精細胞進入胚囊。正常情況下,這兩個精細胞來自同一個花粉粒(即同一個雄性親本),分别與卵細胞和極核結合。但在異雄核受精發生時,可能由于多個花粉管同時進入同一個胚囊,或者花粉管内的精細胞來源異常,導緻卵細胞受精的精細胞和極核受精的精細胞來自不同的花粉粒(不同的雄性親本)。這使得發育成的胚和胚乳具有不同的父本遺傳物質 。
與同雄核受精的區别
正常情況下的雙受精稱為homofertilization(同雄核受精),即胚和胚乳由同一個雄性親本的精細胞受精産生,它們具有相同的父本基因型。而異雄核受精打破了這種一緻性 。
遺傳學意義
異雄核受精導緻單個種子内的胚和胚乳在遺傳上成為“異父同母的半同胞”。胚的基因型是母本卵細胞基因型與父本A精子基因型的組合,而胚乳的基因型(通常是三倍體)是母本的兩個極核基因型與父本B精子基因型的組合。這使得同一個種子内存在兩種不同的父系遺傳成分。
在植物育種與研究中的重要性
總結來說,heterofertilization 是一種特殊的雙受精事件,指同一胚囊中的卵細胞和極核分别接受了來自不同雄性花粉的精細胞受精,導緻種子内的胚胎和胚乳組織具有不同的父系遺傳來源。
參考資料來源:
"heterofertilization" 是一個生物學領域的專業術語,其含義和用法如下:
該詞由前綴 hetero-(意為"不同的")與 fertilization(受精)組合而成,特指異雄核受精現象。具體指在植物雙受精過程中,兩個精細胞分别與卵細胞和極核結合時,這兩個精細胞來源于不同的花粉粒或不同的雄性配子體。
受精基礎
受精(fertilization)本質上是精子與卵子結合形成合子的過程,包含遺傳物質的融合。
在普通受精中,同一花粉粒的兩個精細胞分别參與卵細胞和極核的受精,而heterofertilization則強調這兩個精細胞來自不同雄性來源。
生物學意義
這種現象可能導緻同一胚囊中的胚和胚乳具有不同的父系遺傳物質,對研究植物雜交、基因重組等具有重要意義。
該術語常見于植物生殖生物學文獻,需結合具體實驗場景進一步理解其應用。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