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英:/'hepˈtæmɪtər/ 美:/'hepˈtæmɪtər/
n. 七步格;七音步
adj. 七音步的
heptameter(七音步)是詩歌韻律學中的一個術語,指一行詩包含七個音步(metrical feet)。音步是詩歌節奏的基本單位,通常由兩個或三個音節組成,并遵循特定的重音模式(如抑揚格、揚抑格等)。因此,heptameter 的詩行由七個這樣的節奏單元構成,整體音節數通常在14至21個之間(取決于音步類型)。
結構特征
heptameter 的詩行長度顯著長于常見格律(如五音步 pentameter),因此節奏更舒緩,適合叙事詩、民謠或表達沉思、莊嚴的情感。例如,英語民謠中常見heptameter 與三音步交替(稱為“民謠體” Ballad metre)的形式。
重音模式變體
其具體節奏取決于音步類型:
例: “Thefair | breezeblew, | thewhite | foamflew, | thefur|rowfol|lowedfree.” (柯勒律治《古舟子詠》,需注意實際應用中常有變體)
文學應用與别稱
關于詩歌格律的詳細分類及 heptameter 的演變,可參考普林斯頓大學《詩歌術語手冊》(Princeton Encyclopedia of Poetry and Poetics)中對音步系統的解析 。劍橋大學英語文學系提供的韻律學基礎指南也系統梳理了從五音步到七音步的節奏差異(來源:Cambridge Department of English, Metrics in Practice)。如需具體詩例分析,可查閱詩歌基金會(Poetry Foundation) 數據庫中的民謠體作品 。
“Heptameter”是一個詩學術語,源于希臘語詞根“hepta”(意為“七”)和“metron”(意為“測量”或“韻律”)。它指的是一種詩歌的格律形式,即每行詩句包含七個音步(metrical feet)。音步是詩歌節奏的基本單位,由重讀音節和非重讀音節的特定組合構成(如抑揚格、揚抑格等)。
結構特點
每行詩被劃分為七個音步,每個音步通常由2-3個音節組成。例如,在抑揚格(iambic)七步格中,每行會有七個“抑揚格”音步(即“短-長”音節組合),總音節數約為14-21個。
使用場景
七步格在英語詩歌中相對少見,因為較長的詩行容易顯得冗長,但某些詩人會用它營造特定的節奏感或叙事效果。例如,威廉·布萊克(William Blake)的部分作品曾嘗試使用這種格律。
與其他格律對比
若用抑揚格七步格寫一行詩,其節奏可能類似:
"The way | a crow | shook down | on me | the dust | of snow | from hemlock tree"
(每個豎線分隔一個音步,共七組)
需要注意的是,實際創作中詩人可能靈活調整音步規則以適應内容表達。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