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英語單詞大全

Hemicidaridae是什麼意思,Hemicidaridae的意思翻譯、用法、同義詞、例句

輸入單詞

常用詞典

  • n. [古生] 半頭帕海膽科

  • 專業解析

    Hemicidaridae(半頭帕海膽科)是棘皮動物門(Echinodermata)、海膽綱(Echinoidea)、冠海膽目(Cidaroida)下的一個已滅絕的科。它們主要生存于中生代,特别是侏羅紀和白垩紀時期。

    該科海膽的主要特征包括:

    1. 殼形與結構:殼體通常呈球形或半球形,具有堅固的硬殼(test)。步帶區(ambulacra)和間步帶區(interambulacra)的殼闆結構是分類的關鍵特征。
    2. 步帶溝系統:Hemicidaridae 最顯著的特征是其獨特的步帶溝(ambulacral groove)系統。與其他冠海膽目成員不同,它們的步帶區在口面(口腔周圍)具有開放且明顯的溝槽,這些溝槽用于容納管足。而在反口面(頂部),步帶區則趨向于閉合或僅具極窄的溝。這種“半開放”的步帶溝形态正是其科名“Hemicidaridae”(Hemi-意為“半”)的由來。
    3. 棘刺:與其他冠海膽目成員類似,Hemicidaridae 的間步帶區生有大型、粗壯的初級棘刺,這些棘刺的基部關節面通常具有凹槽(crenulate)。初級棘刺在保護、運動和感覺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步帶區則可能生有較小的次級棘刺。
    4. 口器:具有典型的冠海膽目口器(亞裡士多德提燈),由五組鈣質颚片組成,用于啃食。

    古生态與意義: Hemicidaridae 是中生代海洋環境中,特别是侏羅紀和白垩紀淺海碳酸鹽岩台地或礁相環境中常見的化石。它們是底栖生物,可能以藻類或有機碎屑為食。作為冠海膽目的一個重要分支,Hemicidaridae 的化石對于研究海膽的演化曆史、古生物地理分布以及重建古環境(如古水深、古鹽度)具有重要的指示意義。它們形态特征的演變(尤其是步帶溝的閉合程度)是探讨海膽適應性輻射的關鍵證據之一。

    常見屬舉例:

    來源參考:

    1. Smith, A.B. (1984). Echinoid Palaeobiology. George Allen & Unwin. (經典教材,詳細論述海膽古生物學,包括冠海膽目各科特征與演化)
    2. Kier, P.M. (1962). "Revision of the cassiduloid echinoids." Smithsonian Miscellaneous Collections, 144(3). (雖主要論述另一類,但對冠海膽目基礎分類有重要貢獻)
    3. Mortensen, T. (1928-1951). A Monograph of the Echinoidea. C. A. Reitzel. (最全面的海膽分類學專著,涵蓋現生和化石種類,對古生物科屬有詳細描述)
    4. 《無脊椎古生物學論叢》(Treatise on Invertebrate Paleontology) Part U, Echinodermata 3. (古生物分類标準參考書)

    網絡擴展資料

    "Hemicidaridae"是古生物學領域的專業術語,指代一類已滅絕的海膽。該詞源自希臘語詞根"hemi-"(意為"半")與"cidaris"(海膽屬名)的組合,後綴"-idae"表示生物分類中的科級單位。

    其核心釋義為:

    1. 分類地位:屬于棘皮動物門(Echinodermata)海膽綱(Echinoidea)下的一個科級分類單元
    2. 形态特征:具有半規則型殼闆結構,其步帶與間步帶在形态上呈現過渡性特征,介于規則海膽與不規則海膽之間
    3. 地質年代:主要存在于中生代地層中,特别是侏羅紀至白垩紀時期(約2億至6600萬年前)
    4. 研究價值:其化石對研究海膽演化路徑和古海洋環境具有重要參考價值

    由于該術語屬于專業古生物學術語,日常使用中無常見同義詞。建議需要深入研究的使用者查閱《無脊椎古生物學論叢》或《海膽化石圖譜》等專業文獻獲取更詳盡的形态學特征描述和化石分布數據。

    别人正在浏覽的英文單詞...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