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面經度
heliolongitude(太陽經度)是天文學和太陽物理學中用于描述太陽表面特征位置的坐标參數,具體指太陽表面某一點相對于太陽本初子午線的經度值。該術語由“helio-”(太陽)和“longitude”(經度)組合而成,其定義參考了國際天文學聯合會(IAU)對太陽坐标系的标準劃分。
在太陽觀測中,heliolongitude通常以日面中心為基準點,數值範圍從0°到360°,用于精确定位太陽黑子、耀斑或日冕物質抛射等活動的發生位置。例如,NASA的太陽動力學天文台(SDO)在發布太陽活動數據時,會标注事件的heliolongitude坐标,以便科研人員追蹤太陽自轉對現象可視性的影響。
這一概念與地球經度的區别在于,太陽本身沒有固定的固态表面,其坐标系需考慮較差自轉現象(即不同緯度自轉速度不同)。歐洲空間局(ESA)的太陽軌道器任務報告中指出,heliolongitude的精确計算需結合卡林頓旋轉系統,以每27.2753天為一個自轉周期進行标準化測量。
"heliolongitude"是天文學領域的專業術語,具體解釋如下:
1. 詞源解析
2. 定義與用途
3. 發音與拼寫
4. 相關概念
注:該術語主要應用于太陽物理研究領域,日常英語中極少使用。若需更詳細的天文坐标系統說明,可參考NASA太陽觀測資料。
【别人正在浏覽】